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02:2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而他们所主张的立宪,从1901年清末新政展开以来,直到1906年才出来个“预备立宪”,至于何时立宪却是个未知数。这项操作着时将国内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忽悠了一回,自此也使得他们对清政府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转而投入暴力革命的方式。在经济方面,晚清政府自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签订条约赔付巨款以后,国库已耗用殆尽,且将负担不断转移到农民和资产阶级身上。

但在实施的清末新政当中,统治者并没有着手缓和这一矛盾,而是进行横征暴敛,大肆搜刮,诸如教育费、练兵费封苛捐杂税都加征到农民身上。整个新政短短十年,全国上下因此爆发了近3000起民变。如此改革,恒古未有。总言:纵观晚清政府的三次改革运动,无不例外的都夹杂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私利,他们自始自终都不是将推动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而是竭力保全自身的统治地位,逆时代潮流而行,这也注定了改革失败的结局。

张居正改革为何会以失败告终?

张居正改革为何会以失败告终

张居正(1525—1582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1567年)入内阁,隆庆六年(1572年)为内阁首辅。为内阁首辅时,隆庆皇帝已死,新即位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由于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剧烈,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了张居正的改革,以求缓和社会矛盾,挽救明朝的统治。张居正自出任内阁首辅,先后执政十年,尽力辅佐小皇帝,以天下为己任,实行种种改革,比较重要的包括整顿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衙门,凡属应办的公事,都要根据事情缓急,立定期限办理,设置文簿登记存照,依限办完注销。

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命名其城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并在大同等地设立茶马互市,与蒙古进行贸易。又调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用李成梁镇守辽东。俺答受封以后,约束各部不来犯边,于是西北边塞安宁,二十余年没有战争。在兴修水利方面,张居正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使河永不再入淮,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

清丈田地是整顿赋役的一项措施。明中叶以来,官僚贵族及豪强地主大量占有田地,又以种种手段,隐瞒田地与人口,逃避赋税和徭役。张居正在全国清丈田地,凡各府、州、县的勋戚庄田、民田、屯田、职田等等,一律重新丈量。此项工作由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进行,开始于万历六年(1578年),告竣于万历九年(1581年)。田地清丈的结果,总计全国田地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增加了三百多万顷。

文章TAG:失败改革王莽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