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街停在今什么地方,在今天甘肃什么地方

三国街停在今什么地方,在今天甘肃什么地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3:45:5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诸葛亮出山之时,在其规划的蜀汉建国蓝图之中,以陇山为界,图谋雍、凉,西联诸戎,就是立国的方略之一;二、陇右地区具有丰富的兵马、农业、矿产等各种资源,这些都是蜀汉平定曹魏,定鼎中原所必须的物资;三、陇右地区是西域与关中连通的咽喉枢纽及战略重地,而陇山又是整个陇右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

所以,陇右地区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基于以上原因,陇右地区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此为基入主中原;两汉时期又以此为基抵御羌、胡、鲜卑、匈奴等族的袭扰;三国时期,魏、蜀两国在此地展开了强势的争夺战。这些都说明了陇右地区在古代的战略地位及重要性。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陇右,派遣马谡驻守的“街亭”,就是阻止曹魏援军进入陇右地区的一处咽喉要隘,它扼守着关陇地区的主要通道,直接关系着整个陇右战区的战局走向,可以说是陇右地区东部的一道门户。

“街亭”故址:论及战略地位,“街亭”是陇右地区的重中之重,但是,关于街亭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有“陇城说”、“街子说”、“龙山说”、“韩店说”、“城固说”等等,迄今为止仍旧在争论之中。不过,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及文献认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的说法较为可信。根据上文中的描述,陇右以陇山为屏障,“街亭”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扼守自关中进入陇右通道的咽喉部位。

由此可以得知,“街亭”必然位于靠近陇山地区的关陇通道之上。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从关中进入陇右地区的通道总共有四条,分别是:鸡头道、陇坻道、瓦亭道、番须 道。“鸡头道”:鸡头道因鸡头山而得名,是秦国时期自关中进入陇右地区的一条官道。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嬴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进入陇右地区巡视陇西、北地两郡时,走的就是鸡头道。

具体走向为,沿泾河西上,经甘肃的平凉,从崆峒山北侧过泾源县至宁夏隆德县的山河镇进入陇右地区;“陇坻道”:该道是陇山南段的关陇主要通道,也是汉末三国时期自长安进入陇右地区的一条官道。“陇山”一名来自于古羌语中的“朝那”,与“龙”的释义相同。春秋战国时期,有“朝那邑”,后在汉语翻译时译为“陇坻”,“陇坻道”便由此而得名。

陇坻道的具体走向为,自长安沿渭水西行,过武功、扶风、凤翔、千阳、陇县、自固关穿越陇山,再经恭门镇、清水至天水(古上邽、冀县)。“瓦亭道”:该道是从宁夏的固原西行,经木峡关,越六盘山,沿马莲川进入陇右地区。“番须道”:该道是自安定郡通向陇右地区的一条小道,具体走向为,沿黑河西行,经甘肃的泾川、华亭、翻越陇山出店子峡,经庄浪进入陇右地区。

通过对关陇通道的描述可以发现,四条关陇道中,唯有“陇坻道”是直接从长安进入陇右地区的一条主道。另外,据方志载,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从宝鸡通往天水的公路,就是沿着古陇坻道修筑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陇坻道无论是在两汉三国时期,还是近代,都是从关中地区进入陇右地区的主要道路。基于以上分析,古“街亭”的位置,就应该在靠近陇山的“陇坻道”之上。

除了这关陇通道的信息之外,还有《晋书》中的一段记载。其中,在描述魏将张郃进军“街亭”时,进军途中有一个地名:隃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据相关学者考证,两汉三国时期的“隃麋县”,即为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根据上文中关陇通道的描述,千阳县恰好位于陇坻道之上。此外,关于街亭的位置,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信息。

据《晋书》载,当时司马懿在描述进军陇右所需时间时,有过这样一句描述:二日兼行足矣。也就是说,当时司马懿率领曹魏主力,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从长安进至陇右战场。另据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载,街泉(街亭)废城在陇城东北六十余里,东南距“隃麋”(今千阳县)二百三十余里。上世纪末期,部分学者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相关工作人员,依据以上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最终在“恭门镇”发现了一处汉代的古城遗址。

诸葛亮丢了街亭为什么就赶紧退兵,不能在陇西三郡与魏军周旋吗?

蜀汉建兴四年(228年)春,诸葛亮率蜀汉军开启了第一次北伐曹魏。由于来势突然,曹魏没有防备,诸葛亮率北伐军出祁山直入陇右。本来陇右五郡刚刚归服曹魏,民心不稳。诸葛亮的突然到来,致使五郡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汉,南安、天水太守逃跑,安定太守及姜维等人投降蜀汉。只有广魏郡、陇西郡和祁山堡拒降坚守。雍州刺史郭淮逃到上邽拒守,凉州刺史徐邈与金城太守据守金城。

文章TAG:街停三国甘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