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兵法三国祥瑞怎么打,三国最拉风的五个称号

兵法三国祥瑞怎么打,三国最拉风的五个称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7:49:4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魏以改年,非也;晋武不贺,是也。干宝曰:自明帝终魏世,青龙黄龙见者,皆其主废兴之应也。”其谓“晋武不贺”,是指司马炎太康五年有二龙见于武库井中,大臣刘毅以非其所处,劝帝不贺(《宋书》五行志五)。龙见井中之事,以前汉惠帝时就有,《搜神记》卷六引京房《易传》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不过,宋志未称摩陂之龙为“妖龙”,其谓:“案刘向说:‘龙贵象,而困井中,诸侯将有幽执之祸也。

’魏世龙莫不在井,此居上者逼制之应。”这是暗指司马氏专政,魏主困厄之应(确实,明帝及三少帝时黄龙青龙屡见,只有一次不在井中)。龙厄井中作为一种喻象,似乎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指向另一种权力,预示着此消彼长的“并世盛衰”——在史家的宏观视野中,历史进程便是演绎被赋予神秘旨意的“五德终始”。所以,史书上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改朝换代或是宫廷之变。

但看《宋书》《晋书》五行志(二志记录三国时期灾祥最多),那些眚咎事验都被称作“龙蛇之孽”。古人以龙蛇并称,二者实视为同类。翻检《三国志》各帝王纪传,有一点让人颇感疑惑——其时龙孽甚多,却未见之于蛇。而《宋书》《晋书》各志所记蛇孽层出不穷,但不是在汉灵帝之前,就是晋宋之事,偏就不见三国这一段。这难免不让人猜想,三国时抑或蛇亦作龙,见之各处或困于井中之龙难道不会是某种大蛇?《白猿图说》,是中国古代以图为主的占候类著作。

这是其中“黑气如龙衔日占”的占词,意谓有叛臣出现。该书传本稀见,此为台湾国立图书馆藏本(来源:书格)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边,开篇第一个场景就是青蛇蟠于御座——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随之京师地震,海水泛滥。再往后则是雌鸡化雄,黑气腾空,白虹贯日,山崩地裂……这说的是汉灵帝时灾异不断,一切征验指向阉宦干政,盖因蛇孽既主兵灾,又是妇人之象(宦竖亦作“妇寺”)。于是,十常侍的宫闱之乱引出黄巾和董卓,继而十八镇诸侯开启分分合合之杀局……小说家梳理出这样一个层层推进的叙事脉络,起点即在于蛇见御座。

这眼前灵异突现的景象,并非小说家虚拟,乃取自《后汉书》张奂传,如谓:“是年(按建宁二年,一六九)夏,青蛇见于御坐轩前,又大风雨雹,霹雳拔树,诏使百僚各言灾应。”之前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亦有传述,时间则在熹平元年(一七二),曰:“四月甲午,青蛇见御坐上。是时灵帝委任宦官者,王室微弱。”可见故事早已在史家笔下生成。

由灾象推衍人事乃史家常见笔法,其叙述逻辑自是将天意作为大前提。然而,这个蛇见御座的故事亦见于《搜神记》,只是年代又往前推至桓帝时候,有谓:汉桓帝即位,有大蛇见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弃官遁去。(卷六)《搜神记》成书年代虽晚于《续汉书》,但所述之事在桓帝即位时(一四七),大抵另有来源,未必采自司马彪。

干宝笔下这个蛇孽奇象,相应验的是延熹二年(一五九)翦除“浊乱王室”的大将军梁冀。其事乃解决外戚擅政,可谓拨乱反正,与许多年之后“岁在甲子”的内外交乱不可同日而语。而《续汉书》《后汉书》将蛇见御座置于灵帝末年,串起十常侍黄巾董卓一系列乱象,自有其目的性建构。(晋)干宝《搜神记》卷六书影,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来源:书格)凤凰被古人认为是“仁鸟”,亦是重要符瑞。

《宋书》符瑞志关于凤凰的介绍最为详备(其文繁复,不录),又称:“唯凤皇能为究万物,通天祉,象百状,达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备文武,正下国。”看上去是满满的“正能量”。可是,犹似龙蛇一体之例,凤凰与某些大鸟亦常混为一谈。如,《吴书》三嗣主传:孙亮建兴二年,“十一月,有大鸟五,见于春申。明年,改元五凤”。

在吴人眼里,那种不知名的大鸟自然就成了传说中的凤凰。可是,凤凰毕竟只在想象与传说之中。续志记章帝、安帝、桓帝、灵帝时多处见“五色大鸟”,时人以为凤凰,司马彪则视之为“羽孽”,引《乐叶图征》说:“五凤皆五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为什么是孽者而不是瑞者,因为“政治衰缺”(当时皆由黄门或外戚专权)。《宋书》五行志载录东吴大鸟之事,同样认为是羽虫之孽,是因为“孙亮未有德政,孙峻骄暴方甚,此与桓帝同事也”。

文章TAG:三国最拉风祥瑞兵法称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