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本人教育观怎么写,我的教育观·耐心

本人教育观怎么写,我的教育观·耐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02:1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其中信息传递者称为教育者,信息传递的对象称为教育对象。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或教育机构有组织地、系统地实施的教育活动,即正规教育,如学校教育。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教育的因素从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划、管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者愿意施教有多重因素,其一出于人的利己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要是可以支持和帮助自己的人的能力不足,那么获益也将有限。如果通过教育提高了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的能力,其获益既可扩大。其二出于人的利他性,希望他人通过接受教育而生活得更好。其三出于人的竞争性,竞争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己方的竞争力加强,另一方面借助教育活动,削弱对方的竞争力。

其四出于人的操控欲,人生来就有希望生存环境合乎自己需要的意愿,并试图加以改变。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使他人的状态和作为合乎自己的要求。教育者往往宣称自己的教育是正当的,但事实证明并不完全如此,例如殖民主义当局对殖民地人民的奴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可以通过话语、表情、姿态、行为;文字、图象、音频、视频;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及媒介,甚至通过他人进行。

而这个他人不一定是教育者,因为教育者是着眼于他人的素质、能力而传递信息的。教育的主体人的新奇感、好奇心既驱使人探索客观世界,又造就了人的求知欲和模仿力,使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而教育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觉悟。受教育者有主动求教和被动受教两种基本状况。

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求知一致时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求知不一致时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要求逆反时,往往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负面的效果。如果教育对象拒绝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教育就可能失败。教育的内容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即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以影响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

由于人类文明是逐步发展的,其中必定包含不完善的、有缺陷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因此有的教育不能带来积极的效应,还有可能带来消极的效果。但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步发展,以往的不足会被克服,但又可能有新的误区产生。如宇宙“地球中心论”曾经长期作为教育的内容,随后被“太阳中心论”取代,而现“太阳中心论”也已被放弃。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借助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时是强势地位,向教育对象发出的启发、引导信息以及奖惩信息,以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

文章TAG:教育观耐心本人教育观怎么写我的教育观·耐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