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一万美国大兵杀入俄罗斯本土,大兵突击怎么修改

一万美国大兵杀入俄罗斯本土,大兵突击怎么修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5:10:32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士兵突击》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甚至有点木讷的士兵成长的故事。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702团一旦全团进入战场,那这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难道其他15个连队看热闹,大家只看着钢七连一个连队进行拼命?至少钢七连进行重大改革前,也是史今班长退伍之前,702团所参加的那场山地实弹演习当中,这个问题就已经暴露得淋漓尽致!在这场大演习当中,由于其他15个连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几乎在演习的初始阶段,这15个单位就被揍得人仰马翻,导致702团在一开始阶段就陷入被动。

《士兵突击》为什么让史今退役?

《士兵突击》为什么让史今退役

这就是和平年代军队的无奈,军队除了要保证自己的战斗力外,还要培养新的指挥人才,史今无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长,但是他的发展空间也已经到了极限,没有学历的他很难从士官提干成为军官,而且他只是一名装甲步兵,并非技术兵种,几乎不可能提升为四级士官(军士长),加之他所带的班成绩开始下滑,在团里看来,这名班长的能力已经开始下滑,退役也就成了必然。

在一开始新兵连训练时,连长高成便曾史今在对华中提到:“衡量一个班长好坏的标准就是全班战士的一切”,可见史今之所以能在军队服役了9年并成为了三级士官,靠的完全是全班的排名在连里甚至团里都非常靠前。那时候高成已经开始担心史今会走,担心对不住他,可见如果史今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能表现出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带兵能力,即便连高成也保不住他。

随着许三多的到来,史今这个班的总体排名直接被拉到了底,这时团里实际已经开始考虑史今的退役问题了,从连长总是表现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在实兵大演习前高成便提前将这个消息透漏给了史今,希望他能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通过在演习中突出的表现来使高成有理由向上级争取留下史今。然而事与愿违,史今在演习中表现平平,早早便被淘汰,从史今被击倒的那一刻起,连他自己都知道留下的日子不多了,这也是他为何躺在那里迟迟不起的原因。

许多人认为史今之所以离开是因为被许三多挤走的,其实不然,史今的班里已经涌现出数个尖子了,如闻名全军的“穿甲弹”伍六一、后来去了师属装甲侦查营的甘小宁,当然许三多因在演习中活捉中校袁朗更得上级的重视,被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可以说史今已经将他的所有都传给伍六一,传给了许三多,他的离开并不会让这个班变得涣散,因为已经有合格的领导者来带领这个班继续前进,岁月已经让史今变得不再年轻,即便对战友再多的不舍,也必须服从命令。

从这里也能看到史今班长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高尚人格,对军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看了一眼拱卫了9年的首都。与之相呼应的就是伍六一的退役,已经成为瘸子的他拒绝了司务长的职务,主动申请退役,不给军队任何负担,这就是精神和军魂的传承,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优秀的班长的离开,而他早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和他一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的新班长!致敬钢七连!致敬史今!伍六一!老马!。

士兵突击里七连改编为什么单单把许三多留下?

士兵突击里七连改编为什么单单把许三多留下

因为团长想留住这个兵,有一个细节可以体现,当团长开完会议后特意接许三多一起回连队,车上团长和许三多聊天,团长特意问许三多假如有一天钢七连不存在了该怎么办,此时团长已经做好了整个钢七连只留许三多一个人的准备!那么,为何许三多能够留下呢,因为他足够优秀,此时的许三多一个人的成绩用高城的话说可以赶上一个加强排,所以钢七连因为和袁朗的部队战术演戏惨败而被改编之时,足够优秀的许三多会被留下来,也就是说只要足够优秀就可以留在钢七连,这个我们也可以从高城、许三多和六连连长吃饭时得知!吃饭时,六连连长和高城说:“从全局战略来说,你(指高城)是军校的优秀学校,两届优秀连长,你呢(指许三多),是全能尖兵…团里这么决定,肯定是有它的深意的”,这话说的很明白,团长是想留住高城和许三多,从之前的剧情我们可以得知,钢七连的其他士兵不是复员就是被其他团瓜分了,所以团长想用这样的方式留住这两个优秀的士兵!然而,剧情告诉我们高城也是将门虎子,最终高城接到了被任命为侦察营副营长的命令,而在高城和团长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团长对于团里的优秀士兵是非常珍惜的,尤其是对许三多,团长第一次见到许三多就对许三多很是喜爱,喜爱到就连袁朗来要人他都舍不得!我猜团长的初衷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暂时让许三多留在自己的团部,同时也是对许三多的一种历练,再等到时机适宜把许三多安排到相应职位,亦或许也是袁朗和团长事先通过气,让许三多去经历这些,总之,这段经历让许三多明白了很多事,他耐住了寂寞,履行了一个军人的职责,即使是只有一个人的连队许三多仍然每天跑步、打扫宿舍、按时熄灯!经历了成长之后的许三多内心更加沉稳,在每天的怀念中更能体会七连的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和《我是特种兵》哪部剧好看?你怎么看?

《士兵突击》和《我是特种兵》哪部剧好看你怎么看

《士兵突击》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甚至有点木讷的士兵成长的故事。平凡而真实,让观众随着许三多的成长而欢呼雀跃。一部没有女人戏的男人戏,如果你错失了当兵的机会,无缘心中的军旅梦,不妨看看这部军旅片,感动之余也会激起你满腔的热血。《我是特种兵》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如同网络爽文一样,这部电视剧也很吸眼球,也是非常好看的。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什么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

为什么首先动刀的是钢七连,原因就在于,702步兵团传统的构成模式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许三多刚来新兵连的时候,就已经显露无疑!一年多之后,高城跟许三多以及团长聊天时曾经提到过,702团16个连,始终是钢七连作为老大,再加上将门虎子的特殊身份,更没有哪个连长敢与他进行同级别竞争。因此,每年702团的新兵入伍,高城都会玩弄一套小伎俩。

由于新兵连训练期间,新兵连的班长以及班以上干部都要由老兵来担任,因此,高城长期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来安排钢七连的班级干部或者军官来充当新兵连的训练骨干。而在此期间,所有参与者都要执行一个特殊任务:从新兵连中寻找可塑造的士兵骨干,简单地说,就是看谁的成绩最好,看谁会有可能成为兵王!而在确定目标之后,高城利用钢七连的特殊地位和与团长的关系,再将这些条件好的新兵补充进钢七连的新兵体系中。

这样的话,钢七连的优秀老兵即便退伍,成绩较好的新兵立刻补充上去,钢七连照样可以保持十足的战斗力!或者再粗俗一点地说,就是好的果实钢七连自己留着,剩下的歪瓜裂枣甩给其他的15个连。而到了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这种模式有点熟悉呢?因为明朝末年的家丁制度,基本就是这个套路!在明朝时期,很多的军事将领会对自己麾下的军队采用一种独特的构成模式,将军队中的老兵和具备战斗力的士兵单独挑选出来,将他们编成一个独立的家丁部队。

由于这支部队汇聚了整个军队的精英,因此打起仗来,这支家丁部队的战斗力永远在军队中排名第一,也成为了这支军队中独特的榜样。但问题是,其他部队由于抽调走了大量战斗骨干,在家丁部队战斗力直线上升的同时,其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反而呈现出直线的下滑。等到了战场上,这支军队往往展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刚与敌人发生交战,其他的军队就一触即溃,甚至大部分官兵被打得人仰马翻、狼狈逃跑,只有明军的家丁部队在苦苦坚持。

运气好的话,家丁部队有挽救胜负的可能,但大部分情况下,人数稀少的家丁们往往难以挽救战局,甚至看到眼前的大部分官兵逃跑,这种心理崩溃的冲击往往也会杀伤家丁们的士气!而702团以钢七连一连独大的模式,与明朝的家丁制度又有何区别?和平时期,钢七连成为了702团的标杆,每每在师级单位或更高级别单位进行军事大比武的时候,钢七连都会成为重点参赛单位。

由于汇聚了702团的大部分精英,钢七连在这些大比武中更是荣誉拿得手软,为702团挣足了面子。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702团一旦全团进入战场,那这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难道其他15个连队看热闹,大家只看着钢七连一个连队进行拼命?至少钢七连进行重大改革前,也是史今班长退伍之前,702团所参加的那场山地实弹演习当中,这个问题就已经暴露得淋漓尽致!在这场大演习当中,由于其他15个连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几乎在演习的初始阶段,这15个单位就被揍得人仰马翻,导致702团在一开始阶段就陷入被动。

为了挽救局面,702团只能以钢七连一个单位的形式进行猛打猛杀,但在这种失去配合的模式下,这种打法不但不能保证702团的整体战斗力,反而更加加剧了钢七连的消耗。所以在大演习当中,钢七连一个连级单位竟然直接遭到了武装直升机的轰炸,随后就是老A特种部队的连续狙杀和夜间偷袭。至少参考许三多所在的三班,班长史今和班副伍六一全部被“击毙”,甚至全班上下只剩下许三多跟白铁军。

这个主力步兵班直接被打残,光是从三班的身上,就可以推断出钢七连在不到48个小时内,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而在702团团长与铁路(老A大队总指挥官)的对话中,702团更发现了对手完全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其指挥架构不臃肿,依靠电脑信息系统和不到十个人的团队,就可以遥控一支军队与702团展开搏杀。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702团反倒被对手打得满地找牙!演习结束后,团长沉默了,高城也陷入到了郁闷当中,而让他们沉默不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演习场上的失败。

一个是702团的最高领导,另一个是将门虎子的特殊身份,两个人彼此之间都明白,在这场传统模式与信息化的对抗当中,传统模式被打得一败涂地,而这个结果也将意味着,702团在随后将会面临一项重大的改革。谁让你的模式在实战中没有占到便宜呢?而要想进行这种信息化改革,谁又是702团最大的顽疾?这个问题的答案,高城在演习之后就已经知道了,尽管他不愿意面对,但他却不得不承认,702团的最大病症就是钢七连。

钢七连搜刮走了702团的大部分精英,直接造成了其他连队战斗力量的削弱,信息化时代的确是一场精英的战争,但精英的概念并不只是少数人,而是所有参战人员。只有将钢七连的架构全部打散,将上百名老兵和资深军官分配到702团的每一个位置当中,让702团的每一个单位都具备战斗力,这才是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实质问题。而为了完成这样的改革,更上层的师级单位似乎与702团达成了一个交易:即702团同意将钢七连打散,而成为光杆司令的连长高城则晋升为营侦察连副营长。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另类交易,但实际上,这也同样是一项改革信息化结构的必要步骤。由于接触过702团最强的武器装备,高城也是该团中现代化指挥能力最强的基层指挥官之一,把他转入更高级别的侦察营当中,也同样是为了提升侦察营的指挥力!钢七连到底好不好呢?答案是好的,但在更宏远的视野当中,它也许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

《士兵突击》里702团改革为什么非要撤掉团中最好的七连?

谢谢邀请。其实剧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钢七连太强,拆分是为了提高各连的实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钢七连再强也只是一把钢刀,而将钢七连的官兵们分到其他连队,则可以作为骨干,带动各个连成长起来。类似的情况在电视剧里很多,例如《亮剑》里,李云龙的部队就多次被要走,李云龙总在招收新兵训练,这里就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

我军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像红军在接收整编后,以八路军、新四军的身份走上抗日前线之后,能够迅速扩充,并且战斗力还都不弱,就是有这种拆分。以几个红军官兵作为新组建的部队骨干,训练新兵,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快速成长。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军是一支革命化的军队,不像旧军队那样派系林立。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服从命令听指挥。

我军历史上的多次裁军,也正是有着这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裁军工作。现在的军改也是一样,不但进行脱胎换骨式的体制编制改变,而且还伴随着裁军30万。可以说,本轮军改是对我军的一次重塑。在陆军中,之前的18个集团军已经调整组建为新的13个集团军,原先的番号也全部撤销,改用新的番号。陆军中的装甲旅、机步旅、摩步旅现在也都在陆续改为合成旅。

文章TAG:一万美国大兵杀入俄罗斯本土大兵突击怎么修改一万美国美国大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