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乱世襄阳战怎么打,为何自三国以来

三国乱世襄阳战怎么打,为何自三国以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0:16:1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在他得到假节钺的权力后,便抓住战机对襄樊发动了进攻。如果关羽能够夺取襄樊,他就可以获得五百里的战略纵深。这样,有了长江和汉水环抱防御,他的处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尤其此时的上庸已经落在刘封、孟达的手中,关羽夺取襄樊,将会增加汉水这条交通线与蜀中联系。拥有长江、汉水两条交通线的关羽,就不会害怕曹魏和东吴的侵袭,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这样一块稳固的军事基地,会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关羽不但可以选择出击的方向,还能够震慑孙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东吴袭取荆州的那幕悲剧也就可能避免了。三、如果关羽破城会带来的后果。关羽攻打襄樊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选择的战机十分精妙,正中曹操的软肋。当时曹操和他的军队主力滞留在关中,整个关东都兵力空虚。

关羽出兵襄樊,在兵力、兵种上占据优势。此时的上庸也落入刘备手中,可以出兵顺汉水而下策应。由于关羽拥有优势的水军,他可以控制汉水,分割包围襄阳和樊城。即便是一时拿不下樊城,关羽也可以依靠围困夺取襄阳。在夺取襄阳后,位于汉水北岸的樊城,就会如同当年的江陵一样,经过长期的对峙,最后被关羽所得。这样,控制襄樊的关羽,就可以实现他的战役设想。

如果关羽只是为了实现有限的目标,对襄樊进行一次突袭,那么结局不会成为后来的悲剧。但是水淹七军这场意外的胜利,将关羽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场胜利,让曹操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襄樊的得失可能会决定曹魏的命运。在战后,曹操曾经夸奖解围成功的徐晃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曹操将襄樊的重要性与当年乐毅伐齐时的莒、即墨相提并论。

当年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如果这两城丢失,齐国就灭亡了。曹操认为如果襄樊丢失,曹魏就可能如同当年的齐国一样陷入灭顶之灾。满宠在劝阻想要撤退的曹仁时,也说出了类似的理由。他说“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襄樊的得失,关系到曹魏的生死存亡。曹仁就是认清了这个形势,才咬着牙在樊城死撑。

这是因为襄樊是曹魏防御蜀汉北伐的战略据点,水淹七军的失利,打破了曹魏防线的稳固性。在二线防线只有徐晃的一万新兵防守,根本不是关羽精锐的对手。正是由于襄樊的坚守,束缚住了关羽的手脚,将他的主力牵制在了襄樊城下。如果襄樊失守,关羽的这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继续北伐。而在这个时候,整个曹魏的统治区正爆发着反抗曹操的动乱。

如同满宠所说的,从许都以南,大批反对曹操统治的百姓,都在进行着叛乱。关羽虽然不能派主力北进,他的小部队依然和各地的反曹军联合,在四处制造声势。在曹操的统治区的腹地也发生了魏讽叛乱,让曹操感到焦头烂额。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就不但能够实现自己的战役目标,还可能提前推动北伐的进行。曹操正是畏惧这一点,才决定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可惜的是,关羽的实力不足,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听从关羽的调遣,使得他顿兵于襄樊城下,不能解脱手脚。最终,关羽在徐晃和孙权的夹击下失败,一片大好形势也付之东流了。结语: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并没有想到要取得过大的战果。他只是利用有利的战机,对襄樊发动一次突袭。但是当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战果后,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不顾自己实力不足,一心想要夺取襄樊,进而获得更大的胜利。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将给曹操以沉重的打击。当时整个曹魏的统治区叛乱四起,打着关羽旗号的反曹军队一直活动到了许都以南。曹操在这种形势下,甚至想要迁都躲避锋芒。可以想象,关羽会乘胜夺取更加广阔的土地,并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这样一来,关羽不但能够获得大片的领土,还可以推动北伐时机的早日成熟。

谁才能担当得起三国乱世的第一英雄,为什么?

乱世皆枭雄,唯有不择手段才能生存,这是生存的法则,因此,三国时期确实无人堪称英雄。正式的三国时期,大概是从汉中之战刘备称王开始,诸如曹操摸金校尉,使得汉朝陵墓遭受损失;刘备汉中称王,抢占百姓田产屋舍;孙权依仗世家,自立为王脱离中央。笔者欣赏汉末豫州牧孙坚与幽州牧刘虞,两人都颇有贤明,能够稳定治安,造福民众,自身也清廉正直,这样的人物才真正称得上英雄豪杰。

文章TAG:三国乱世襄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