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村长征团战怎么上阵骑兵,解放军现在还有骑兵吗

村长征团战怎么上阵骑兵,解放军现在还有骑兵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6:10:4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据说步兵战略机动能为超过骑兵,有这回事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确实如此。看上去骑兵比步兵跑的更快,马比人的耐力更好。但相对于步兵来说,骑兵快速长途机动需要更多的特定条件。首先就是相对平坦的道路。其次,无论冷兵器时代还是火力时代 ,骑兵对后勤补给的要求要远远超过步兵,大多数适合乘骑的马种都在人类的改良下改变了食谱,干草只是其维持生存的最低端配置,通常情况下还需要黑豆大豆谷物麦麸粗盐等精饲料才能维持持续作战能力。

因此,一旦补给出现问题,看似皮实的战马往往是最先倒下的牺牲品,而人作为杂食动物,在极端条件下的耐受能力也超过了马。第三,再训练有素的战马,也要比士兵难以控制。在战场的特定环境下,人的耐受能力要远超动物。比如中国战国时代魏武术卒的选拔标准为"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如果这百里都是山地丘陵地形的话,骑兵肯定不如步兵。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也曾创造过一天一夜翻山越岭140华里抢在美军摩托化部队前占领战略要点的奇迹。综上所述,试想当年红军长征时,如果是一支全骑军队,那么估计没出江西就已土崩瓦解,乌江湘江大渡河战马肯定过不去,大部队骑马爬雪山?更不可能了。除了草地似乎更适合马匹外 二万五千里长征几乎步步是骑兵的死地,但顽强的红军却依靠自己的双腿创造了奇迹,这就是 步兵机动能力强过骑兵的写照。

扎马会战,罗马的农民兵是怎样打败迦太基的职业军人的?

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马会战,是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双方军队的指挥官是罗马的西庇阿和迦太基的汉尼拔,这两人都是可以排进历史前十的著名将领。这场战役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战役之一,以罗马大获全胜告终。公元前218年,年仅29岁的汉尼拔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他率领数万大军在冬季翻越阿尔卑斯山,直捣意大利腹地,通过提契诺战役、特雷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战役、坎尼会战,消灭了罗马军队主力,一度将罗马逼到了亡国的边缘。

遭到重创的罗马人汲取了教训,改变硬碰硬的战法,采用收缩固守、袭扰粮道、坚壁清野的做法,终于把战争拖进了持久战。公元前210年,逐渐恢复元气的罗马人决定发动反攻,年仅25岁的军事天才西庇阿被派往西班牙进攻汉尼拔的大本营。年轻的西庇阿并没有贪功冒进,他在西班牙一面广施仁政,获得了当地人的支持;一面操练军队,改进武器,逐步蚕食迦太基人的地盘。

通过四年的努力,西庇阿成功的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势力连根拔起。经过十数年的战争,双方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得不到国内支援的汉尼拔被困在意大利最南部,已经无法对罗马形成威胁。公元前204年春,准备充足的西庇阿率军登陆北非,将战火燃到了迦太基本土。在北非,西庇阿继续表演着他的指挥天才,大败迦太基和努米底亚联军,迫使迦太基人主动求和,同时,身处意大利的汉尼拔也被紧急召回国内。

公元前202年,由于一支罗马的补给船队遭到迦太基人的劫掠,双方和谈破裂,战事重启。这一次,军事天才西庇阿和战术大师汉尼拔终于展开正面交锋,进行宿命的对决。经过一番战前的试探和交手,最终两军在一个名叫扎马的小镇附近碰面。西庇阿麾下有3.4万步兵,6000骑兵总计4万人,其中步兵来自于应征的罗马公民,他们平时在家务农,战时则自备武器应征入伍。

根据家庭财务状况不同,士兵准备的武器装备也各不相同,不过大致可以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而6000名骑兵除了2500人征召自国内,其余3500人均是被流放的努米底亚王子马西尼萨率领的努米底亚骑兵。与罗马军队相比,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在数量上更胜一筹。汉尼拔带到战场上的军队有步兵4.6万人,骑兵4000余人总计5万大军,另外还有80头战象,这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第一次出现这么庞大的“战略威慑力量”。

不过汉尼拔的军队成分十分复杂,光是步兵就有来自迦太基、西班牙、伊利里亚、马其顿、利比亚、高卢等各地的雇佣军,他们的武器种类繁多,战法各异。而战象也是回国后重新征召的,存在训练不足的问题。会战在扎马和纳拉格拉之间开阔的平原上展开,西庇阿按照新兵、熟练兵和老兵的顺序将重装步兵按小队从前往后分成三排,同时将轻装步兵也分成小队安插在重装步兵之间,让重装步兵各小队之间的空隙变大,6000名骑兵被分成两个部分置于阵型的左右两翼。

文章TAG:骑兵团战上阵长征解放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