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魏敬德为什么国家不管,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魏敬德为什么国家不管,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11:31:4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首先要理解“国家”这个词。在曹丕称帝之前,只有东汉王朝,无论它多么弱小,也没有魏蜀吴。只有少数分裂势力,这个非正统的国家不被承认。后来三股最强的割据势力相继称帝,东汉这个国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有了“三国志”的说法。除了这三国,公孙在辽东的几个藩镇当时的太守都比较强势,这个太守就是太守

什么东汉末年有4个国家,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为什么东汉末年有4个国家,只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首先国家这个词要弄明白先,曹丕称帝前只有东汉这个国家,无论其再衰败也没有魏蜀吴,只有数个割据势力,国家不正统是不能被承认的,后来三个最强割据势力相继称帝,东汉这个国家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这里开始才有了三国这一说法,除了这三国当时也就辽东太守公孙氏几任太守的势力相对较强,这太守就算再牛逼也是太守,何来一国?这种太守历史会记录成一国吗?这不是搞笑吗?。

晋国为什么被韩赵魏瓜分?是什么动机,为什么晋王没有先下手除掉这三家呢?

晋国为什么被韩赵魏瓜分是什么动机,为什么晋王没有先下手除掉这三家呢

晋国开始有11大家族,经过一轮淘汰赛,剩下了六大家族中行家范家智家赵家韩家魏家中行家势力强大,和范家联合为非作歹,引起公怒,率先出局之后智家势大,韩赵魏三家较弱,智家重蹈同门中行家的覆辙,向韩赵魏三家强要土地,结果被三家联合灭掉了,土地被瓜分,晋国名存实亡。01晋国为什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文公重耳执政后,为增强三军战斗力,改组了国家军队,设置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职位从大到小排序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这就是晋国六卿的来历,中途有所增加,但主要以这为主。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有限的职位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得到多的想着更多,得到少的想多一点,这十一个家族开始了残酷的竞争,随着时间的延续,很多就被消灭了狐氏第三代狐射姑在与赵盾斗争中,败下阵来,逃离了晋国,率先出局先氏在第五代先榖时,勾结犬戎作乱,被晋公驱除晋国郤氏在三郤时,内外骄横,被晋厉公和胥童联手杀害,郤氏败亡胥氏在胥童时被栾书与中行偃联手击败,从此从晋国政坛消失栾氏在栾盈时被六卿联手击败,栾氏败亡范氏中行氏在公元前493年作乱被驱除晋国,后来土地被智氏韩氏魏氏赵氏瓜分公元前453年,智氏战败,土地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他们三家废了晋国国君,瓜分其土地,晋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02晋国公室是怎么步步衰落的?晋国公室的衰落,从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开始就出现了苗头晋献公爷孙三代处心积虑了几十年,成功取代了晋国大宗,之后害怕其他公族子弟有样学样,将他们或屠杀或流放,不再像从前那样让他们当大夫获得土地了。

这样的政策持续几代后,很多公族后代沦落成奴隶,表面上看国君的权力不受威胁了,实际上公族势力削弱了很多,其他异姓大夫填补了进来。重耳流亡期间,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大臣跟随着他,久而久之,这些大臣对他的影响就超出了普通的君臣界限重耳去世后,老臣先轸敢破口大骂新任国君晋襄公,晋襄公不但不敢反抗,还要乖乖地听着,再往后更是出现了赵盾兄弟弑君的恶性事件。

之后君臣关系就很复杂了。君主强大了,还能控制国家大事。如果君主稍有软弱,就会被踩高跷,甚至被处死。当赵、韩、魏四大家族瓜分中国范的土地时,当时非常愤怒,打算联合齐楚除掉这些祸害。结果被驱逐,死在楚国。之后晋王基本就是个摆设了。韩、赵、魏三族瓜分致仕之地后,国君为了生存,被迫拜访韩、赵、魏三族。这还能算是开放国家晋国的君主吗?看着这些大家族越来越强大,不是晋国府不想阻止他们,而是根本阻止不了他们。

文章TAG:魏敬德为什么国家不管魏敬德国家三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