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6月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变与不变

为什么6月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变与不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2:18:1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2003年获赞改革高考提前 春季高考其实在历次高考改革中,这些与技术有关的改革,争议最少。2015~2017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1981年科目改革“文6理7”到“3 X”文6理7的高考安排表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为何高考要从七月改到六月?

为何高考要从七月改到六月

高考从七月改为六月,这样的调整非常人性化,因此也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欢迎和好评。过去有"黑色七月"的说法,说的就是高考。经历过当年每高考的人,都有苦不堪言的体验。炎热的七月,天干气燥,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8度左右。然而参加高考的考生,却要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完成一次人生的大考,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煎熬。

高考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

高考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

1977年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1977年12月11日,上海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

”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  其实在此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已经传出。  当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很多人将这次讲话看成对于恢复高考的暗示。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  检索教育部网站上的教育50年大事记,恢复高考前后很多时间节点可以记入新中国教育史。

  6月29日至7月15日,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在太原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

  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  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5%。  之后高考录取率开始上扬,1985年达到35%后开始小幅回落,1991年降至21%后开始继续增加,于1996年达到40%,接下来的1997年和1998年小幅下降,至1999年一下跃至56%。

从1999年开始,高考的录取率始终在56%以上,在2012年和2013年录取率为75%。  伴随着录取率的变化,高考逐渐成为我们身边的热点话题,每一次与高考有关的改革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1981年科目改革“文6理7”到“3 X”文6理7的高考安排表  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

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 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 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 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 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 X”方案。

文章TAG:高考改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