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魏敬德为什么国家不管,家装电线怎么选才安全

魏敬德为什么国家不管,家装电线怎么选才安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5 23:47:5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这个问题要讲明白,首先要从儒家的一个大道理,大关节讲起。这就是,“圣人在位而天下治”。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成为国家领导人,国家才会长治久安。还有一句话是,“小人用事,必乱家国”。一个国或是一个家,如果是小人掌权了,家国必乱。接下来就要说天启皇帝了,他是那个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朱由校不但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懦弱无能之辈。看看《明史》就会感觉很明显。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离开了奶妈还经常哭。在“移宫案”中,他自己被父亲的小妾李选侍所挟持,不能脱身,从中可见他的能力了。要知道,康熙皇帝在这个年纪已经收拾了敖拜,亲政一两年了。而他自己对当皇帝也没有太大兴趣,宁愿做一个木匠。

明代之亡,有人说亡于万历,是有点道理的。万历的政治水平,且不去说了,但他的性格却是相当执拗的。大臣们不同意他废长立幼,他能呆在宫里几十年不上朝。可以说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但他最后还是妥协了,看出他骨子里的懦弱。或者说是体制的僵化。也就是说,到明末之时,因为制度的设计,连皇帝想做的事,都可能做不成。万历的父亲和儿孙都是性格懦弱之人。

隆庆皇帝性格软弱,但他任用的大臣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所以,大明王朝显现出一些生气。到万历的孙子朱由校上台,他任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了。魏忠贤与徐阶、高拱、张居正比起来,前者是小人之道,后者是君子之道。按孔子的说法,小人和君子的差别在于,君子做事有原则,小人无原则。如果说小人也有原则,这原则就是利益,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魏忠贤的统治就是这样。现在,许多人给魏忠贤洗白,其理论就是,流氓的统治也有合理性。当社会上出现这种观点的时候,政治一定是混乱的。在腐败猖厥,黑恶势力横行的时候,人们在无奈之下,会寻求黑社会的帮助。但再好的黑社会一定是黑的。当腐败和黑恶被打掉之后,人们才会知道,黑的毕竟是黑的。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政治制度的腐败。

其根子在于封建家天下的制度之下,坐上位的是庸才懦夫。只要庸才在位,下面无能怎样有能耐都没有用处。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造成了庸人在位的现实。所以国家不可能繁荣昌盛。国家的好坏常常因为偶然的因素所决定。曾国藩为自己准备的墓志铭说:不信书,信运气。反应的就是这样的现实。隆庆和天启都是庸主,前者用了徐阶、高拱、张居正,国家兴旺。

后者用了魏忠贤,国家衰亡。有人常常把魏忠贤和东林党做为对立面,因为贬东林党而尊魏忠贤。东林党以君子自命,他们之中,当然有伪君子,但也有真君子。起码他们口头上是讲道义的。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也是正常的。任何集团中都会有败类。但魏忠贤们却是真正的流氓。把国家的发展和延续寄托在流氓的身上。这样的历史观点,如果不是别人用心,就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

晋国为什么被韩、赵、魏瓜分?是什么动机,为什么晋王没有先下手除掉这三家呢?

晋国开始有11大家族,经过一轮淘汰赛,剩下了六大家族:中行家、范家、智家、赵家、韩家、魏家;中行家势力强大,和范家联合为非作歹,引起公怒,率先出局;之后智家势大,韩赵魏三家较弱,智家重蹈同门中行家的覆辙,向韩赵魏三家强要土地,结果被三家联合灭掉了,土地被瓜分,晋国名存实亡。01:晋国为什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文公重耳执政后,为增强三军战斗力,改组了国家军队,设置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职位从大到小排序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这就是晋国六卿的来历,中途有所增加,但主要以这为主。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有限的职位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得到多的想着更多,得到少的想多一点,这十一个家族开始了残酷的竞争,随着时间的延续,很多就被消灭了:狐氏第三代狐射姑在与赵盾斗争中,败下阵来,逃离了晋国,率先出局;先氏在第五代先榖时,勾结犬戎作乱,被晋公驱除晋国;郤氏在三郤时,内外骄横,被晋厉公和胥童联手杀害,郤氏败亡;胥氏在胥童时被栾书与中行偃联手击败,从此从晋国政坛消失;栾氏在栾盈时被六卿联手击败,栾氏败亡;范氏、中行氏在公元前493年作乱被驱除晋国,后来土地被智氏、韩氏、魏氏、赵氏瓜分;公元前453年,智氏战败,土地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他们三家废了晋国国君,瓜分其土地,晋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02:晋国公室是怎么一步步衰落的?晋国公室的衰落,从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开始就出现了苗头:晋献公爷孙三代处心积虑了几十年,成功取代了晋国大宗,之后害怕其他公族子弟有样学样,将他们或屠杀或流放,不再像从前那样让他们当大夫、获得土地了。

这样的政策持续几代后,很多公族后代沦落成奴隶,表面上看国君的权力不受威胁了,实际上公族势力削弱了很多,其他异姓大夫填补了进来。重耳流亡期间,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大臣跟随着他,久而久之,这些大臣对他的影响就超出了普通的君臣界限;重耳去世后,老臣先轸敢破口大骂新任国君晋襄公,晋襄公不但不敢反抗,还要乖乖地听着,再往后更是出现了赵盾兄弟弑君的恶性事件。

之后君臣关系就很复杂了,国君强势时,尚能够掌控朝政,国君稍一弱势,就会被架空甚至处死。智、赵、韩、魏四家瓜分中行氏、范氏土地时,当时的晋定公十分恼火,打算联合齐国、楚国除掉这些祸害,结果自己反被驱逐,死在了楚国。从这之后,晋国国君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了。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后,国君为了生存,被迫去登门拜访韩赵魏三家家主,这还能算是堂堂大国晋国国君吗?眼看着这些大家族逐步壮大,晋国公室不是不想制止,而是根本制止不了啊。

文章TAG:魏敬德选才家装电线国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