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10:4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及至新航路发现后,他们将目标转移到亚洲。明末清初之际,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文化优越,不易受外界文化的侵蚀,传教士只有尊重中国固有的习俗与文化,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取信于中国人,传布宗教的事业反而置于传布科学知识之后。故明末清初来中国的传教士,对于东西文化的交流贡献甚大。中西文化交流的极盛时期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很多,有贡献者约九十余人,影响最大的,首推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

利玛窦系意大利人,为耶稣会教士。耶稣会教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学养极高的人士。利玛窦年少时即立志到中国传教,明神宗十一年(1583)他到广东肇庆学习华文华语,翻译欧洲数学、地理等科学类书籍,逐渐受人敬重。后来利玛窦来到北京,向明神宗进贡方物。明廷待他确很优渥,赏赐甚厚,并准其传教。朝廷的官吏,也多同他交往。

从此利玛窦遂安居北京,从事介绍西学、传教及翻译中国经典的工作。利玛窦死后十三年,日耳曼人汤若望入北京。汤若望精通天文,遂以译纂历书与制造天文仪器见重于朝廷。他积十余年的努力完成新历,以明亡而未被颁行。清入关后汤若望降清,备受清廷优待。他依西法制定的《时宪历》,亦被奉令予以颁行,一直沿用至清亡。明末清初百余年间,在中国主张吸收西方新知识的人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合作下,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知识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使明末清初成为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极盛时期。

传入中国的西学中,以自然科学为最重要。那时所传入的天文学方面知识,计有:恒星与行星的差异,若干重要的恒星与行星的名字,四季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动,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原理。西洋的几何、算术、代数等知识,亦于此时介绍到我国。明末政府为抗满人,由龙华民、汤若望监制铳炮。传教士便利用制造铳炮的技术以取得朝廷的重视,火器学得以传入中国。

明代复因财政困难,故传教士主张讲求水利灌溉与开采矿产,因之将西方的矿物学与水利学也介绍到中国来。清圣祖康熙时,复派传教士赴各省测绘地图,历时二十余年,成《皇舆全览图》一书,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欧洲的崇拜中国文化运动明末清末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来华的传教士,一方面用西洋所擅长的科学知识赢得中国人的重视,一方面则努力吸取中国文化以传回祖国。

利玛窦最先将“四书”译成西文,寄回本国;柏应理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回到欧洲,曾以传教士之华文著作凡四百册呈献教皇。中国的古籍经典在当时几乎都有拉丁文的译本。中国的文学、美术,也经由传教士及商人介绍给欧洲人,于是在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疯狂崇拜中国文化的运动。17、18世纪欧洲的大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与伏尔泰,大文学家如歌德,大经济学家如杜尔哥与魁奈等人,都是受中国思想感染甚深之人。

文章TAG:中西文化冲突根源中西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