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8:27:15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自问世以来,受到的最主要批评有二。一是他理论当中的泛性论思想,即把性本能的活动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很难认同人类行为是被动地由性和本能冲动来支配的。二是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

2,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是什么

唯意识论是佛洛依德的主要思想,宣传人的主观意识对行动的支配作用; 建议你读一读他的《梦的解析》。 本我 就是指 动物一样的“我”,是人的本性,就是很多潜意识人类原始欲望的主要根源 自我 就是指 现实中 有意识的,和社会规范的“我”,比如一些原始欲望,如果和现实原则有冲动,则有意识的调整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比如,“性”就被调整成为只有夫妻直接才发生的行为,而不可按照本我的原始欲望,见了就上。 超我 就是指 理性完美的 神性的“我”, 就是将部分“反本我”的道德规范,一些思考习惯(如,平常心,奉献精神),融汇到血液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也是和本我一样,是潜意识的行为。再比如“性”,如果可以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 就是超我了。 呵呵,普通人,这3者(动物本性,现实人性,超脱神性)皆有之,程度不同罢了。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包括了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这四个基本理论。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会是精神层次理论_人的各种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欲望、幻想、判断、情感、决定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些不同的层次包括自我、本我、超我。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是什么

3,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有谁知道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烨烨生辉照我心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是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人格发展需要经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与特殊问题,阶段间的顺序是固定的。性:狭义:生殖活动广义: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人格发展阶段口唇阶段(0-1岁)若婴儿在吮吸、吞咽等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口腔性格,如乐观开朗,即口腔性乐观。反之,若此时期的口腔活动受到过分限制,使婴儿无法由口腔活动获得满足,长大后将会有负面的口腔性格,如口腔性依赖口腔性依赖:它是一种幼稚性的退化现象,指个体遇到挫折时,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向成人(特别是向父母)寻求依赖,有一种返回母亲怀抱寻求安全的倾向。又如口欲施虐,(指个体不自觉地咬人或咬坏东西的口腔倾向。)及悲观、退缩、猜忌、苛求等负面的口腔性格;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咬指甲、烟瘾、酗酒、贪吃等。肛门阶段(2-3岁)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出合理的引导,如果父亲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率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儿童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如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4小气、忍耐等。因此,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应注意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有谁知道

4,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他根据性感器的不同将人格阶段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2.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3.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伟人,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犹太人之一。他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首次承认了非理性在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地位。心理结构理论、心理动力学说、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理论等等都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 问题中所提到的人格发展理论又称为人格性欲阶段理论,因为这个理论中人格阶段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性兴奋的不同部位所提出的。整个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8个月,此时嘴唇、口舌是最主要的性兴奋点。如果这个时期个体获得的刺激不够或者是过头,就会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口唇期人格”。 肛门期:18个月——约3岁,这一时期肛门成为最主要的动情点,而且这一时期刚好是小孩子如厕的训练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受到创伤,则会形成“肛门期人格”。 性器期:3——6岁,此时,儿童已经注意到性器官的不同,并且伴随着以性器官作为性兴奋点的行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这一时期,此时男孩子面临着俄狄浦斯情节,又称恋母情结,并出现了阉割焦虑。同时,女孩子也面临这相似的问题。 潜伏期:6岁——青春期,性欲表现不再那么明显。 生殖期:青春期及以后,此时的儿童对异性保有浓厚的性趣。如果前面的发展正常,此时他们将面临正常的性机能。 总之,心理性与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弗洛伊德对性本能的强调,正因为如此,这个理论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评。
你想问什么讷,是问理论是什么吗

5,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是哪五个阶段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节),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 潜伏期(latancy stage):7 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中学生的发展心理——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6,弗洛伊德德人格理论包括哪些

1.意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编辑本段3.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pep.com.cn%2fxgjy%2fxlyj%2fxlshuku%2fshuku13%2fshuku15%2f200512%2ft20051229_239204.htm" target="_blank">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shuku13/shuku15/200512/t20051229_239204.htm</a>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douban.com%2fgroup%2ftopic%2f2694181%2f" target="_blank">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94181/</a>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388809.htm" target="_blank">http://baike.baidu.com/view/388809.htm</a>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fx120.net%2fqiuyi%2fbjysl%2fxlbjl%2f200501271224127313.htm" target="_blank">http://www.fx120.net/qiuyi/bjysl/xlbjl/200501271224127313.htm</a>

7,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早期人格的教育有何启发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置于人的本能范围内,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括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这就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最主要弊病之一。但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异常并不都是由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而引起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同样也能造成异常心理,从而使心理学家们从研究生理过程本身转向研究异常行为表现的动力和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我们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 人格,是人的内部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外化,是人在处理和应付各种外界矛盾时表现的人的素质、能力和性格的基本特征。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儿童时期的人格教育对将来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儿童生物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这些需要的适当满足会促成人格顺利发展,而过分的放任和挫折都会使儿童固定在某一阶段并产生人格的损害。在儿童期,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的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的态度.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和通情达理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善于处理相互冲突的欲望、动机,很少运用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采用惩罚、过分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的子女就可能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容易产生心理失调。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我们认为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有资料表明,儿童精神症状如遗尿、厌食等神经功能障碍;情绪易变、恐惧、怯生等情绪障碍;咬指甲、扯头发等不良习惯;攻击性、破坏性等行为问题不同程度地与家庭初始的养育环境有直接关系。调查还发现,社会心理发育偏离的儿童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家庭气氛有关。因此,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 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是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家庭建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儿童早期,若由于各种原因,使儿童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为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为此,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二是改善教养人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和机体其他部位的高速运转,心理上常会产生沉重感、压力感、失落感、抑郁感和情绪渡动,这种状况必然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子女,例如,与子女的交往减,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对子女教养态度粗暴、方式简单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为此,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心理紧张,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家长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学会对事待人宽容随和,不过于计较,不动辄产生情绪波动,善于面对现实而不急于求成和好高鹜远,善于从逆境或挫折中自我解脱,能幽默处世等等,都有益于将人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的心理 措施和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体经常会体验到 挫折,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忍受挫折并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在经受 挫折时,个体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 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 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卫性行 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降低和解除焦虑的非理性方式,它们是潜意识的,个体经常 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的,而它们常常篡改或歪曲了现实。例如,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压抑是最 基本的防御机制 它将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阻断在意识域之外。弗洛伊德认 为,个体将痛苦经验的记忆或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予以压抑,但是它们并投有消失,而只是由意 识的境界转人了潜意识的境界,在意识的管制下暂时潜伏,若有机会,它们仍将逸出,并影响人 的行为。而且,如果潜意识中蕴藏了过多的痛苦经验和被压抑的冲动,超过了意识管理的能力, 那么个体的人格完整就会破坏。可见,心理防御机制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能暂时地解除内心 的痛苦和不安,但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防卫性行为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 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自欺欺人, 而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投有解决,它们会逐步积累,使人陷人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为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容易运用不健康的防御机制,而心理 健康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个体,则多使用健康的防御机制 。何谓健康的防御机制,我们认为, 只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就是健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的适 应“。积极的适应不仅能减轻动机冲突或挫折带来的困扰和不安,还会使人达到自我完善、自我 实现的境地。积极的适应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主体正视现实,承认挫折,客观地分析产生挫折的 主客观原因, 主动调整和改善原有的行为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挫折, 或在经受挫折以后总结经验,磨炼意志,建立自信,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进一步的冲突或挫折。二是主体对环境的改造。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和改变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例如,升华作用就经常是一种积极的适应方式。当一些本能的冲动或者欲望不仅是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而且由于与社会道德规范或法律相违背, 就可以将它们加以净化和提高,使之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以保持心理的平 衡,使受挫折的动机得以升华,使自身仍然获得成功的满足。 (三)倡导儿童游戏,重视情绪疏导 情绪,广义的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狭义的是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内心体验,如愤怒、悲哀、恐惧等。情绪包括了人在生理和心理许多水平上的整合,它与其他心理过程有着广泛的联系。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的 个主要中介环节。这是因为由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而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可以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内的生化系统的变化,使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它可以使人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和心理健康。相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儿童的心理体验失去平衡,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为此,要保护、鼓励积极情绪,疏导、消除消极情绪。 游戏是建立积极情感、调整消极情感的途径。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在幻想面纱下的真实事物,游戏能补偿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快乐。游戏又能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宣泄和抒发情感,缓解心理紧张,使儿童能克服困难,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从而能应付现实的环境。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已认同自由自愿性、兴趣性、假想性是儿童游戏的特点,游戏因其适应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 因而可使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儿童在游戏中役有外在限制, 也役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 能够身心放松, 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的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健全的人格是在群体性的交往中形成的, 特别是在自发性的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通过游戏过程中的冲突与合作,促使儿童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问题,学会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法处理问题,这些都有益于健全人格的构建。为此, 我们要明确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儿童自主地选择游戏,决定游戏的玩法、材料、角色等,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健康的发展。 (四)构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道德观念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和环境的交往中,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 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判别,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是指一个人在成长 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道德规范,即道德化的“自我”,它对维护儿童的心理 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发展儿童健康的“超我”,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构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是对道德准则和意义的本质特征的反映。人的道德观念, 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或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成人表现的态度来领会的。如儿童把别人的玩具占为已有而得到成人的批评,于是儿童懂得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并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儿童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为此,首先教给 儿童的道德知识必须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相适应。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选用 大量的、具体的道德情景、道德行为的内容,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图片、移情训练等生动活 泼的形式反映给儿童,讲解行为的要求及其实质含义,并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儿童逐步地在概括 多次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其次, 必须注重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 与交往。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伙伴的交往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利益” 冲突与矛盾。例如,玩具只有一个.可是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儿童一开始趋向于采取伸手去拿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往往会遭到伙伴的反抗或拒绝。于是儿童会改变策略,改用“协商”的办法,这种策略的成功率往往较高。这种实际的交往,可以帮助儿童体验与理解来自成人灌输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或道德观念。只有通过这种体验与理解,得自于外部传授式输人的规范或观念,才能真正指导儿童的实际行动,对儿童的行为发生作用。儿童就是这样在日渐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逐步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塑造。
人格心理学呀···

8,弗洛伊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在探索人类活动的深层机制和内在根源的同时,试图从人的自然生物本性和人的社会文化属性相统一的角度,致力于分析和解释人们行为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其结果体现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晚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人格结构论和早期的潜意识论、本能论一起构成其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试图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指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内容的概述;第二部分从人格研究与人的研究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第三部分是从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第四部分是从人的理性活动与非理性活动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本我、自我和超我有重要区别而又紧密联系。从区别看,本我代表遗传因素,是一种遗传给人的生物本能;自我主要是由个人经验和社会环境所决定,也就是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超我则代表外部世界的理想,本质上是从他人身上和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是父母及父母的替代的影响。从联系上看,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同时,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枢系统,是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它不停地周旋于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三者之间,平衡和协调它们的关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最大限度地避免自我的焦虑和解体。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和道德规范的仲裁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本能,即人的欲望与冲动。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库。它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满足来释放能量。在本我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能冲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动过程便遭受破坏,如果冲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转化为自我和超我活动的原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发育,还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都是自我逐渐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自我对心理能量的充分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形成新的对象性发泄作用,使人们能够将满足本能之外的能量用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使能量从本我的非理性心理过程转化为理性心理过程。超我的自我理想和良心具有奖励和奖励机制,它把能量投入到对理想的能量发泄作用上。概括地说,心理能量通过求同机制由本我进入自我、再进入超我,心理能量同样遵循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它在人格中的不同分布状态决定着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本质。 本我只有能量发泄作用,而自我和超我同时具有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量发泄作用。能量发泄作用的与反能量发泄作用之间的矛盾,使人内心产生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它起到一种类似警告信号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为三类: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它们分别是自我对环境、本我和超我的一种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变化发展是人们努力缓解和消除挫折、冲突、痛苦和焦虑等心理过程中,通过一些顺应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连续性与规律性,并最终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这些方法主要是:求同作用、移置作用与升华作用。求同是指一个人把某个外界事物的特点,特别是其他某个人的特点,纳入到自己的人格系统中。弗洛伊德认为存在四种求同类型:自恋性求同作用;目标定向性求同作用;对象丧失性求同作用;强制性求同作用。移置是指心理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如果替代对象是社会文化领域的较高目标,这种移置作用就被称为升华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升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来源。除了上述肯定现实的方法来消除心理紧张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否认现实的方法来减轻人的焦虑,这就是自我的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机制、投射机制和反向机制等。 二、从人格研究与人的研究的关系看人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高扬人文主义旗帜,反对扼杀人的本性,提倡“人性复归”,从此开创了尊重人和研究人的新时代。近代科学首先突破人的禁区,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相继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关于人体的科学有了不小的发展。近代哲学研究同样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问题。当时,哲学家对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人看成是纯粹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感性实在;另一类是根据唯能论的观点,把人看作是脱尽物质纠缠和自然约束的精神实体。19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人自身的研究更趋深入。现代西方哲学吸收了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学说,超越唯物与唯心的抽象对立,用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摈弃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独断论”,产生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等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应当说,这从一个侧面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人自身的研究,也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秉承西方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义蕴,关心人、审视人、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揭开人类灵魂深处的潜意识活动和人格心理发展的奥秘,是弗洛伊德从事理论探索的根本宗旨。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其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格的系统性特征。弗洛伊德始终把人看作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功能有机构成的系统,前期侧重于描述心理空间的深度,把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详述了它们的不同功能;后期侧重研究心理人格的系统尽管和动力性质,分别以本我、自我和超我代表心理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并深入探讨三者的不同功能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关系。其二是人格的发展性特征。弗洛伊德吸收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把人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服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就是研究人的动态的心理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变规律。人格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人格内部能量发泄与反能量发泄的相互作用,也取决于人对现实环境和社会文明规范的适应、求同、移置与升华。 从这两个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摆脱了传统心理学由单一层面和静态的心理活动和去构造人格心理的做法,重新构造了由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自我与超我等多层次的复杂心理人格系统,而且摆脱了传统哲学单纯从人的外在形式或某种能力出发去规定人的本质的做法,注重在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中,具体考察人类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对人类精神活动本质的认识,同时充实和深化了对人自身的研究。正基于此,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后来的人格心理和人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人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需要指出,弗洛伊德的人格论有两个局限性:一是他偏重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面去解释人的现实存在和行为动机,比较轻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对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决定性意义,这使他的人格理论涂抹上主观唯能论的色彩;二是他将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局限于精神病人等非健康人群身上,这影响了人格论的一般性。 三、从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关系人格论 人格论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分化和发展角度考察人格的整体构成,它必然涉及人的机体及其活动对象,因而,人格论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或心理哲学),它同时也是人的本质论和人性论的一种独特模式。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   1.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餵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後,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文章TAG: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洛伊德人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