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意思)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5 23:45:34 编辑:教育经验 手机版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意思)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作者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2.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3.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4.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5.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6.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7.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本文选其《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选其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家庭院深深几许)》六首;先其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二首。

8.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9.‖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0.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政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

11.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努力读书,有时晚上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12.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13.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编辑本段]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①啖(音:dàn 义:吃)粥而读②辄( 音:zhé 义:往往,总是)以水沃面③食不给(音:jǐ 义:供应)④乃至被谗(音:chán 义: 说别人的坏话)受贬⑤由参知政事谪(音:zhé义:降职)守邓州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5.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16.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17.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18.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①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 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19.概括每个层次的意思第一:范仲淹少有大志,生活困苦。第二:做官后因受人诽谤而遭贬第三:为官清廉,不改少时志向。

20.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中的大志)。

21.7.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2.‖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3.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4.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5.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6.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推测可能你需要的词语。 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吃,喝 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 就 ③食不给 音:jǐ 义:够,满足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诽谤 B 有时晚上昏沉困怠,就用凉水洗脸。

2.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第一:范仲淹少有大志,生活清苦。 第二:做官后因受人诽谤而遭贬 第三:为官清廉,不改少时志向。

四.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楼上有谬误。1“啖粥而读”中“啖”字释义?答:吃。2“食不给”中“给”字释义?答: 供应。3“乃至被谗受贬”中“谗”字释义?

2.答:说别人的坏话。参考资料。【原文1】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3.‖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政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译文1】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5.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发奋努力读书,有时晚上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6.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7.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吃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往往,总是③食不给 音:jǐ 义:供应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 说别人的坏话⑤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谪,降职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9.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10.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11.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12.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①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 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1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中的大志)。

14.6.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文章TAG: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意思范仲淹有志天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