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4:16:0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42) 二、宋与辽、西夏、金、蒙元的攻防战  根据上述,对于宋朝的积弱,一般有两种认知:一种是指宋朝在军事能力上的积弱,一种则是指宋朝国势的积弱。目前讨论宋朝积弱问题,对这两种看法都有学者提出质疑,特别是对于宋朝国势积弱的说法。道理很简单,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非辽西夏金蒙元所能比拟。

至于对宋朝军事能力的积弱,过去人们往往叹惋其不武,而近年有学者以为就国防而言,宋代不见得“积弱”,但似未有专题的讨论。  其实宋人不是不能打仗,过去论者在论及宋与辽、西夏、金、蒙元战争时,往往多注意双方的进攻战,而对双方的防御战,特别是在辽金蒙古深入南北宋境内后宋军反击侵略的防御战,则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纵观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元战争的重要战役,若以进攻和防守这两种战争基本形式和双方进行战争的目的来衡量,宋的军事失败基本上都发生在宋发动的进攻战役方面,而宋在境内抵抗来自辽、西夏、金、蒙元进攻的防御战,则宋军多能取得颇为不俗的战绩。  先看宋辽战争(43)。从979年宋发动收复燕云地区的高梁河战役到1004年辽进攻宋,在澶州城下订立和约,长达25年,其间北宋主动进攻的高梁河之战(979)、雍熙北伐(986)包括岐沟关之战、陈家谷之战、君子馆之战三大战役均以宋方大败告终(44)。

  防御性战役有:满城会战(979)辽大败,瓦桥关—雄州之战(980)辽军小胜但未攻破宋军雄州城,辽军亦受创。辽在河北、河东先后三路南侵(981),皆败。徐河之战(989)辽败,裴村之战等(999-1000)宋败,遂城之战(1001)宋胜,望都之战(1003)宋败(45)。  澶渊之役(1004),辽深入宋境,宋在军事有利局面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其后直到宣和二年(1121)宋徽宗欲谋复燕云之地与金订立海上之盟,宋辽间未发生直接战役。宣和四年(1123),宋军两度由南向北进攻辽军把守的幽州城,大败而归(46)。  其次,宋与西夏的战争。自公元982年李继迁反宋至北宋灭亡、金占领宋陕西诸路、宋夏脱离直接联系为止,在近150年的时间里,双方处在交战和敌对状态的时间约占四分之三以上。

但李继迁时期对宋的进攻,因其自身力量很有限,宋夏之间的战争尚没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上的进攻和防御。及至元昊反宋,宋夏战争全面爆发,宋夏间三次大的战役:三川口之战(1040)、好水川之战(1040)、定川寨之战(1042),虽都因西夏侵宋而爆发,但具体战役则是宋军主动出击迎战西夏,元昊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加以各个击破,宋军惨败。

  宋神宗时期实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对西夏展开积极进攻。绥州啰兀城之战(1070-1071)、灵州之战(1081)、永乐城之战(1082)均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其后西夏挟永乐城大胜的余威,数次围攻北宋边城兰州,兰州城坚,西夏不能克。宋哲宗绍圣至宋徽宗政和时期对西夏依然采取进攻的态势,但不是采取大规模征伐主动进攻的形式,而是采取在宋夏边境西夏一侧进筑堡寨,步步为营,蚕食西夏。

文章TAG:史学月刊历程思考繁荣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史学月刊怎么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