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41040102,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41040102,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19:22:4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避孩子在农村是幸福的,他们虽然没有城市孩子那么见多识广,也没有他们那么多的时新玩具玩,更没有很多的新衣服穿,也没有留恋忘返的儿童游乐场,但他们生活在避塞的农村,享受着农村特有的山青水秀,呼吸着带有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他们很少的玩具如稀世珍宝,知道共同分享,他们单纯的思想,憨厚的外表,朴实天真的形象,他们继承着农村世代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喝着没被污染过泉水,吃着自己家并未打过任何农药的蔬菜,粮食是爷爷奶奶在家辛勤耕种的廉价粮食,他们渴望着山外的世界,盼望着远方的父母回家,希望给自己带回几样玩具,两身衣服,一些压岁钱。

现在的农村孩子是最自由和最快乐的一代,但也是最心酸的一代,如今的农村教育是普及教育,基本上不会出现文盲,但农村的教师也是有理想有进城的打算,并且还有老师帮着自己家人种地的现象,所以孩子在学校也非常自由,至于农村孩子升学的机率先抛开不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家中,父母在外务工,鞭长莫及,爷爷奶奶也是半文盲,对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窍不通,任由孩子学习成债自己去把握,一些父母年底回家几天,与孩子亲密接触,除了爱也可能翻开书本让孩子看书写字,对不懂的课程还是无能为力,在家短暂的时间停留,既留下了父母的爱,也人模狗样彰显了几天威严,和孩子的感情还没建立好又打道回府,这些孩子又象从笼中放飞的鸟儿,开始自由的飞翔,他们在农村爷爷奶奶管不了,爸爸妈妈管不着,学校管不了那么多,童年无忧无虑也无求,最美好的学习时代就这样悄然而逝,未来的压力才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农村的孩子却实快乐,父辈的老路他们仍然会继续,农村的贫穷也非他们莫属,这也是享受快乐付出的高昂代价。

六七十年代的人们你们那时候有什么快乐事?

纯朴的环境,善良的人们,比较公平的社会,低廉的物价,尽管整个社会生产力不足,物资较紧张甚至匮乏,邻里互相友善互相帮助,师道尊严,学生基本按天分加努力学习,升学简单的比分数,没有这个那个的加分项。邻里谁家有事,大家都来帮忙,真心的,没有报酬,最多管个饭。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帮忙的同时,也随礼,纯粹的“礼”,没有杂念,只是“来往”!谁家孩子升学了,惦点东西看望亲戚邻居,大家也回礼其实属于帮助的意思——大家都不富裕。

谁都想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你得到或者给予孩子了吗?为什么?

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有着无尽回忆的童年,可我却亏欠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妈妈常说,我小时候受苦了,一把花生米爸爸都会分几次给我吃,糖果,点心更是不敢想,大人下地的时候常常就把我扔在地头,任我在土里泥里滚爬,可是回忆起来,我没觉得一点苦,反而记起的都是快乐的事情,那时时光真美啊,天也蓝,水也清,没有沉甸甸的书包,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放学以后就是疯玩儿,就连打猪草也是快乐的,呼朋引伴,田间地头,到处都荡着小伙伴们快乐的笑声。

直到夕阳西下,妈妈一声呼唤,才各自回家。晚上,最快乐的莫过于聚在桥头,听那个我们村的上门女婿讲评书,那时候我们是安静的,评书带给我们一个神奇丰富的世界。可是这样快乐的童年,我却没能给予我的孩子,孩子没有我那时的自由,孩子没有那么多玩伴,孩子的书包重的像小山。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做的土产生意,所以孩子三岁之前的活动场地就是一院子锅啊盆啊中间那一条狭长的只能过得下一个人的缝隙。

为了怕磕着碰着,只能抱着或自己在屋子里玩耍。而那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孩子的爷爷脾气不好,家里的空气常常是凝滞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性格变的很内向。等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想尽办法搬出来单住时,孩子又被圈到了幼儿园,圈到了小学,圈进了我的虚荣心里。看着同事的孩子报钢琴班,报舞蹈班,报画画班,我当然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也跟风把孩子摁在了那些黑白键前。

就这样,孩子不喜欢,家长受熬煎,坚持两年后不得不放弃,可是心又不甘啊,最后又逼着孩子选择了画画。住在城市里,每天工作忙忙碌碌,下班后精疲力尽,连陪着孩子玩玩儿都是在敷衍。很多时候都是把孩子塞给了电视,塞给了玩具,因为我们早出晚归很少见街坊邻居,自然孩子也没有她同龄的小伙伴儿一起玩,直到现在长大了,才慢慢好了点儿,有了几个知心朋友。

但多数时候还是喜欢宅在家里。上中学更不用说快乐了,书多的装不下,书包没多久就得换,每天各科作业常常做到十一二点,看着是又心疼又无奈啊,有时甚至想替孩子写作业,可是看着孩子功课跟不上时,又想给孩子买资料,又想给孩子报补习班。看到悟空这个题时,我问孩子,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么?孩子想了半天,说应该是那年去猴山玩儿最开心了。

文章TAG:41040102槐乡快乐孩子41040102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