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爱情观念,对徐志摩爱情的评价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爱情观念,对徐志摩爱情的评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3-28 18:24:4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怎么评价徐志摩呢?

我曾经买过读过《徐志摩诗集》,说起徐志摩大家就会对他的情史津津乐道。他为了追求林徽因和张幼仪离婚,林徽因不愿意落下破坏他人的家庭的名声选择和梁思成结婚。他回国后,王庚工作忙让他抽时间陪太太陆小曼出去走走,他和陆小曼暗生情愫,陆小曼和王庚闹离婚,然后和徐志摩结婚。这段婚事陆小曼徐志摩两家长辈曾竭力反对,反对无效后断了他们的经济供给,让他们自食其为。

陆小曼是千金大小姐,消费能力超强,家里佣人都有十六个,徐志摩只好干好几份兼职来供养陆小曼,最后因为乘飞机参加林徽因的讲座,途中遭遇空难去世。三个聪慧美丽又能干的女子,让多情浪漫的诗人生活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于是缪斯女神频频光顾他,让他写出许多优美经典的诗篇。我们看一个人要看他的长項,徐志摩的长项就在于他深厚文学修养,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经典轻的诗篇。

我现在还记得他那首:《沙扬娜拉》最是低头的温柔,恰是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声珍重里有甜蜜的温柔沙扬娜拉读完这首涛你是否看到一位温柔俏丽娇羞的小姑娘?他的作品有《快乐的雪花》、久负盛名《我不知道风朝哪个方吹》和《再别康桥》等,这些轻飘流丽的诗作曾经感染过许多人。至于他的家事、情史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已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何必要指责他?不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人生向来不容易,能在短暂的生命里留下些许印记已经不简单了,我们欣赏他的作品和他爱谁无关。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感情?

爱情,或许是启迪一个人诗性的最好方式。徐志摩也不例外。如果说江南的烟波水柳,家庭的儒雅富足,潜移默化地滋养了他对诗的灵性和感知。那么他在英国结识的狄更生,罗素等大文学家友人,则拨动了那颗诗的琴弦,开阔了他的视野。而林徽因则是他情感爆发的出口和理由。在夕阳的康桥下,波光粼粼的柔波中,徐志摩遇见了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

怦然心动是多么华美干净的词语,当它遇上徐志摩,就全都化成了诗。无限青春活力,才情一流,样貌一流的林徽因,像人间四月天般动人楚楚。徐志摩醉了,醉在那段自由的年华中,醉在诗里,爱里。一颗高傲孤独的心渐渐融化,变得情意绵绵,热烈如火。他们在雨雾蒙蒙的街道上,撑伞谈古论今。他们在残阳的剪影中,并肩而行,作文赋诗。

美丽的情感总能孕育美丽的诗歌。美人,美景,美少年,一切只能化为一串串流淌的文字,说与你听。这段时光,他是绝对快乐,绝对自由的,像个孩子那般。一次,在狂风暴雨中,徐志摩拉着朋友就往门外跑,边跑边说:“我们在桥上等着。”朋友问他等什么,他孩子似高兴地说:“看雨后的彩虹。”林徽因问他怎么确定会有彩虹,他说:“完全是诗意的信仰!”他不用绞尽脑汁做诗,他本身就活在诗里。

他有孩子般的瞳孔,所以处处都值得歌颂。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人间四月天》,《月夜听琴》,《草上的露珠儿》等意境极美的诗。只可惜她还是不辞而别了。她被他的文采所撩拨,情窦初开,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女性,经过短暂的思索,他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徐志摩对于他来说,是旅途,但不是归宿。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的诗情,但她注定成为诗人情史上一个完美的背影,在往后的岁月中也会因为愈加迷离而愈加思念不已。

徐志摩爱的纯粹,但林徽因却还有一丝理智,亦或是徐志摩爱的没有保留,倾尽全力,而林徽因却无法冒险。可能是她不忍心伤害张幼仪,也可能是她从张幼仪的身上看到了徐志摩的绝情。女神最终嫁给了徐志摩恩师的儿子梁思成。徐志摩怅然若失,独自叹息。但他还是和张幼仪离了婚。对于他所爱的,他能低到尘埃里,但面对他不爱的,他则又冷血无情到底。

在徐志摩所有似水柔情里,唯独张幼仪没有享受一分一毫。张幼仪的哥哥和徐志摩是好朋友,觉得此人才华横溢,遂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徐志摩父母觉得门当户对,加之对贤惠老实的张幼仪颇为满意,所以他们完婚了。婚前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无不鄙夷。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他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徐志摩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真我,也任性。

此时他便顾不得君子的涵养了,对张幼仪从来没有正看一眼。就连履行婚姻义务,他也是不理不睬,毫无感情。徐志摩结完婚就去求学了,独留张幼仪在家和他父母生活在一起整整五年。张幼仪甚是乖顺,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徐父徐母,深得他们的喜欢。但是徐志摩是爱情至上的人,他要找的人,一定是心灵相通,才情浩渺的人。不爱,不妥协,也不承担责任,这就是诗人耿直干脆的一面。

五年的等待,张幼仪终于等到了和丈夫团聚的时刻。她出国去找他。她很是激动,想着能陪伴在徐志摩身边,照顾他,让他安心读书。但是刚见面,她的幻想就破了。徐志摩来接刚下船的张幼仪,她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他,但完全不是因为爱,而因为他是人群中最不耐烦等待的人。那一张严森森的脸,是张幼仪一生也难忘的,她的心情一下子低到极点。

但没想到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他因为爱慕林徽因,想要与之在一起,此次叫张幼仪出国,不是为了团圆,是为了离婚。此时的张幼仪已经怀有次子,但他置之不理,坚决要离婚,还叫她去打胎。张幼仪不同意,他便一走了之,把她一个人撇在波士顿。他对林徽因是爱而不得,张幼仪对他亦然。但张幼仪对他的爱中有自卑和怕。离婚前的张幼仪对徐志摩一直是崇拜的,敬仰的,她自卑,也害怕地高高仰望他。

徐志摩对感情是负责任的,但只针对他认可的感情,他在感情的世界里追求的很热烈,抛弃的也很彻底。这中间他丝毫不在意世俗的评价,只遵照自己的内心和选择。他大概觉得对婚姻最好的责任就是爱,而如果没有爱,就没有必要虚假地维系。后来的张幼仪成长为有自我意识的独立女性,徐志摩又对她赞不绝口,在劝解慵懒放纵的陆小曼时,他提及张幼仪都是忍不住称赞的。

彼时的他们,成了平淡如水的好朋友。甚至在徐志摩拮据的时候,他还向张幼仪借钱。包括在他飞机失事的前一天,张幼仪还劝过他,飞机不安全,不要乘坐飞机。徐志摩死后,张幼仪精心抚育他们的儿子,并且策划编撰台湾版《徐志摩全集》,让更多的后人知道他。张幼仪是爱着徐志摩的,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

张幼仪晚年被问爱不爱徐志摩,她的回答是:“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就是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她不但不恨徐志摩和他离婚,反倒感谢道:“如果不离婚,我就永远没办法找到自我。”可能张幼仪也承认,以前的她存在着缺陷,是离婚,让她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修正了它。徐志摩一生中倾注最多心血的女人,当属陆小曼莫属。

对于林徽因,他是求之不得的初恋女神,是因没有在一起而念念不忘的床前明月光。是走入婚姻前的童话。而对于陆小曼,他深爱过,倾倒过,也深深地失望过。他们一起经历过波折,缠绵悱恻,甜蜜美好,也经历过鸡毛蒜皮,失望绝望。她是徐志摩真正完整的婚姻和爱情。如果说是林徽因让这个大诗人诗兴大发,那么让他辞藻更深刻的则是陆小曼。

徐志摩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与林徽因擦肩而过痛彻心扉之际,缘分又悄悄为他安排了另一段际遇。她就是学生时代就被称为校园皇后的陆小曼。陆小曼天生聪慧,又热爱学习,十六七岁就已经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还会弹钢琴,会画油画,她不仅才能出众,天生热爱浪漫,富有才情,长得也是极美。这样的陆小曼,没有男人不喜欢,而她能看上的也只有徐志摩。

在一次舞会上,他们相遇了。一个是旷世才子,风流儒雅,一个是俏丽佳人,妖娆妩媚。一个情场刚刚失意,心有忧愁,一个婚后生活乏味无聊,所遇非人。同病相怜,也是知音,互相吸引,慢慢靠近。就这样他们顺理成章地爱上了。婚后,他们恩爱甜蜜,在徐志摩的老家硖石度过了一段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们游山玩水,情意浓浓,在风景俊丽,民风淳朴的硖石,他们像一对神仙眷侣。

假如一直这样该多好,但诗人的命运注定是多舛的。他们因战争爆发不得不返回上海。在上海陆小曼日渐奢靡而放纵。她爱上了殖民统治下上海的繁华,沉迷于夜生活。她就像一朵罂粟花一样妖娆妩媚,任性妄为,喝酒,抽鸦片,包场,唱戏,捧戏子,穿梭于各种交际场所,挥霍无度,一掷千金。再也不见那个如精灵般有灵气的女子,再也不见她的诗情画意。

而此时,徐志摩父母因对陆小曼不满而中断了对他们的金钱资助。所以生活的担子,自然落到了徐志摩一个人身上。为了抵挡开销,徐志摩只好加倍讲课,写稿,赚钱来供养陆小曼。陆小曼是徐志摩无法度过的劫,即便她肆意任性,他依旧甘愿为了他奔波,为了她放下尊严,放下自己的所有。为了她能有足够的金钱任性挥霍,他甘愿自己诗人的灵魂低的尘埃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张幼仪有相似的一面。只可惜他爱的不是张幼仪。徐志摩对陆小曼用情太深,娇宠至极,所以无论她犯怎样的错,他都能原谅,即使有一丝的抱怨,也只是在自己的诗文里。此时的大诗人徐志摩,生活再无诗意可言,已经陷入了穷苦潦倒的境地。他一度觉得自己是赚钱机器,不再像个正常人,更不用谈诗歌了。前半生从未为钱操心的诗人,现在竟然为了几厘钱,几分钱斤斤计较。

但是陆小曼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依然生活考究,我行我素。夫妻俩的感情,渐渐有了缝隙,并且越来越大。为了缓和他们的婚姻关系,徐志摩一次次劝说陆小曼去北京生活,但她拒绝了。于是徐志摩的压力就更大了,他不仅负责赚钱,还要抽时间回上海看望陆小曼。那时候的飞机还是最不安全的出行方式。经常,他为了省钱,做免费的飞机。

仅1931年上半年,徐志摩就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了8次。这一时期的徐志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已是疲惫不堪。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因为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催促徐志摩回家。但是许久未见面,一见面他们就吵了起来。陆小曼还是丝毫没有改变,嘴里叼个大烟袋,徐志摩劝他,她发脾气,顺手把烟枪扔向了徐志摩。闪躲下,烟袋砸中了徐志摩的眼镜。

诗人的心彻底凉透了,绝望了。一怒之下,负气出走。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他因事改期再走,让搭乘飞机的徐志摩等两天。但是他为了赶上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于第二天急迫地搭乘一架邮政飞机,飞回北京。就是这架飞机,因大雾影响,触山爆炸,结束了一代诗人年仅36岁的生命。无奈又不能放下之际,天意替他做出了选择,使他化作了苍穹中的一朵流云。

那里没有劳累,奔波,困顿,诗人闭上了沉重的双眼,永远地活在了云端。他将痛苦留给了张幼仪,遗憾留给了林徽因,孤独留给了陆小曼。只此一生,短暂又如梦境,灿烂若星辰。轻轻地他走了,划出了炫丽的弧线,永远挂在天空中。作为民国的大才子,他既为文学倾尽才华,却也依旧为爱情奉献一生。在他追求“爱”与“美”的一生中,纵有遗憾,纵有异议,却彰示着人生之绚烂与美好。

徐志摩的爱情观可取吗?

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既然是有了婚姻有了家庭,那么就应刻对家里人肩起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觉得徐志摩的追求太高了,既然是灵魂上的追求,又何必再婚呢,只是做一个友谊知己不好吗?何必毁了别人家庭也伤了家人的心!说的好听是灵魂的碰撞,难道不是为了填补自己灵魂的空虚?人本来就是高级动物,虽然世俗有偏见,但丧失了责任和义务就是自私的表现。

如何看待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

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有诗人的特别的浪漫;像“徐志摩”这类过渡浪漫的人就不应该有家!诗人的爱会随着他的诗情画意转嫁。徐志摩、陆小曼、他们之间的结合本人认为属一时冲动的结合;完全是一种漂浮的所谓的爱情。以陆小曼的人格方式是不可能驾驭这个浪漫的诗人徐志摩的。所以:当“徐志摩”被以新的、炽热的爱取代时,那么与陆小曼之间的爱即可宣告死亡,随之“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离婚实属一种解脱!DiXiaojU晓居2017.5.2。

如何看待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关系?

一、 都是包办婚姻惹的祸我们知道徐志摩是有名的富家少爷,家境殷实;张幼仪也是家世显赫,张家在江苏地区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按理说二人应该算是门当户对,但结果恰恰就是因为家庭,才让二人的婚姻生活如此悲哀。当时的传统世家定亲事都是这样:双方门当户对,父母相互同意,便一拍即合,做儿女的不必相见,只有服从。

他们俩在结婚之前没有见过面,但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照片时,徐志摩便嘴角下撇,嫌弃地说:乡下土包子。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婚也没有改变,徐志摩对张幼仪没有喜欢、没有爱情,甚至连关心和敷衍也没有。长子诞生后,徐志摩便离家去美欧留学了,留下张幼仪继续过与寡妇没什么差别的生活。二、 中国第一对以“西方形式”离婚的夫妇张幼仪后来去欧洲找了徐志摩,据说还没下船,张幼仪便感受到了徐志摩的冷漠,他那“不想出现在这里”的表情写在了脸上。

在欧洲,张幼仪怀上了第二个儿子,徐志摩让她打掉,并提出离婚。最终,心灰意冷的张幼仪于德国柏林与徐志摩签署了离婚协议,终结了维持七年的婚姻,成为了中国第一对正式以西方形式离婚的夫妻。三、 一种自由、一种新生离婚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一种自由,是新思想战胜旧制度的胜利,徐志摩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谁了,无论是灵气的林徽因还是妖娆的陆小曼,都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离婚对于张幼仪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生。张氏离婚后选择留在德国,在哪里死去,就在哪里复活。她一边抚养幼子,一边学习法语、德语,还在裴斯塔洛齐学院(Pestalozzi Furberhaus)学习幼儿师范课程,她将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空间。最后经过德国四年历练的她回到了国内,化茧成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银行家,在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担任副总裁,还经营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

张幼仪的家成为了上海的一处社交场所,政界、学界、商界人物常常是这里的座上宾客。徐志摩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在上海时便让她帮忙订做衬衫、外套,在自己母亲去世时,让张幼仪以干女儿身份与他和陆小曼夫妇站在一起致哀。四、那我大概爱他吧张幼仪后来与一个叫苏记之的医生结了婚,相敬如宾地过着平静的生活。她的侄孙女曾问她,你爱不爱徐志摩。

作为男人,怎么看待徐志摩的爱情观?

我很认同他的爱情观,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他!! 当你经历过爱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 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真心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

徐志摩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你认同吗?

说到爱情,每个人的爱情真的是很难以说清楚,像徐志摩的爱情我们会发现,徐志摩所仙家有妻子,然后他又喜欢林徽因,最终却和陆小曼结合到了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徐志摩对于美的追求并没有,一丝放弃。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用人性去考量一个,人的话,其实是很残酷的,但是如果说我们能从另外一方面去解读人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像徐志摩这样的人虽然说,他对于追求爱情品质的追求,大于对女人的追求,更多的是他对于美的一种发现,像徐志摩,其实就是这样的他,对于爱情的追求,并不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及对方身份所能带来的一些外在的影响,所以他更加的主动和更加的果敢。

如何评价徐志摩为了追求爱情而无情的对待幼仪?

这样的男人,只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恋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都随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就爱惜,不喜欢就抛弃。喜欢是暂时的,我觉得他对林徽因的也是暂时的,如果遇到比林徽因更优秀的女子,我觉得他的目标就换人了,当然追求美的另一半是所有人的期待,但是记不住自己肩上的责任,也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普通到在尘土里认不出来罢了。

文章TAG:如何评价徐志摩的爱情观念对徐志摩爱情的评价如何评价徐志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