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为什么狗狗死了 害怕,狗狗死后不能埋

为什么狗狗死了 害怕,狗狗死后不能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9:23:01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人对狗的尸体一点都不怕,而面对人的尸体却惊恐万分,是什么心态?

那是因为恐怖谷效应 那么什么是“恐怖谷效应呢”?恐怖谷效应,The Uncanny Valley, 指的是当一个事物与自然的、活生生的人或动物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似的时候,它会在一些人中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反应。恐怖谷效应常用于解释我们在仿真机器人和电脑特效CGI中常见的,非常像真人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使人感到反感不适的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恐怖谷效应”?关于恐怖谷效应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大类解释。第一类解释认为恐怖谷效应是通过进化获得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中逐渐产生的生理防御机制。而第二类则认为恐怖谷效应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模式。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对两种假说都有支持的证据,所以恐怖谷效应很可能是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证明恐怖谷效应是一种进化机制,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给猴子看三张图像,一张是高仿真的3D猴子图像,一张是低仿真的3D猴子图像,一张是真猴子的图像。

猴子目不转睛地看每张图像的时间,标志了其对每张图像的喜好和厌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猴子看高仿真的3D猴子图像的时间最短,表现出了本能的厌恶。这说明,我们人类在恐怖谷效应这个问题上并不是孤立的,就像猴子一样,我们生来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倾向。猴子恐怖谷实验:中间图像为高仿真3D猴子这种进化而来的生理防御可能与交配和疾病预防两个方面有关。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优秀配偶的辨识能力和对劣质配偶的规避能力。“像人又非人”的存在在外表上标志了低存活率,低生育率,也许因此引发了我们的厌恶。类似的,这样的外表也可能预示了恶疾、病菌、死亡,会使我们产生自然的规避行为。我们对于重病病人、尸体会产生本能的反感,也是同样的生存机制。另一方面,“像人又非人”的存在象征了异化的人类自身,也许会激起人对于自身生存状态和存在意义的担忧,是否自己也是徒具外表而毫无灵魂的机器呢?这也会导致我们产生抵触的情绪。

电影《异形》中的Ash最后发现是个生化人 在认知方式的解释中,研究者将恐怖谷效应定义为一种“认知不确定 (perceptual uncertainty)”。这种“认知不确定”源于类别界限的模糊,一个无法轻易放在“人”的类别,也无法轻易放在“机器”的类别的事物,就会让人产生认知焦虑。这种焦虑在其他一些“杂交”型事物上也有体现,比如转基因食物、变性人等等。

还有的解释则认为,当一个机器人表现的大部分还是一个机器人的样子的时候,我们会默认它为一个机器人,并对其“非”机器人的部分、即像人的部分格外关注,因而容易建立情感联系和同理心。而相反的,如果一个机器人十分像人,我们会用“人”的要求去看待它,从而对于它“非人”的部分尤其关注,容易对它的异样特征产生反感。总而言之,这属于一种对事物的心理预期与事物的实际表现出现矛盾时所产生的不适和厌恶。

文章TAG:狗狗死后害怕为什么狗狗死了害怕狗狗死后不能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