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系统 > 是怎么惩罚它的,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惩罚它的,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7 17:19:11 编辑:手机 手机版

虽然东芝事件对其潜艇有提升,如果自身不够过硬,也是不行的。这起“东芝事件”确实存在,媒体对其进行了过分夸张和意淫,苏联人并不是造不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东芝机床对苏联潜艇的助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而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倒是更令人寻味。

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好还是坏?

首先,东芝进军中国,是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结果,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是互利双赢的。我们得到了外资的支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引导国內制造业的大发展兴盛潮流,创造了极大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给国家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真正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意涵,也打开了我们走出去的大门,是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芝进中国办厂,是挖矿的性质,不存在扶贫的理念,尽管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他必须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资能源,获取至少40%的利润,获利如果低于20%时,他就必须要撤资走人,这是一个纯商业行为,我们心怀感谢之情是应该的,抱有感恩戴德之痴念,大可不必,毫无必要。东芝今天的离开,不存在多大的政治因素,完全是疫情笼罩下的企业发展萎靡造成的结果。

试想,诺大一个东芝集团旗下,数以万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今天这种萧条的生意状态之下,谁能挺得住多久?中国的疫控虽然作的很优秀,可其它国家亦然处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景中,在出不去进不来的大环境下,撤资走人是最有效的止损办法。所以,东芝今天的离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更没有借题发挥炒作热点的必要,来去自由,各取所便,去了东芝,大连亦然是美丽的大连,风彩亦旧,雄风更胜当年。

从东芝机床事件看,苏联为什么做出顶级机床的能力?

下面由ACMTC(中国智能机械云)分享:东芝事件其实就是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技术走私,东芝事件后,苏联的核潜艇降噪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人就认为苏联的机床技术很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其实这和苏联的发展进程是有很大关系。苏联是一个带有工业色彩的农业国家。二战以前,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运动给苏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苏联工业真正大发展是在二战前后。然而二战以后对于苏联来说,粗放的型的重工业,加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封锁,美苏冷战,缺乏交流,更加导致苏联在一些技术和精密度上的落后,像机床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方面。而冷战时期恰巧是传统机床向数控机床转型的过渡期,苏联没时间去专心搞高精度机床,随之后来的苏联解体,俄罗斯更是无暇顾及发展高端机床。

对于俄罗斯的中低端机床来说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对于高端机床就不行了。目前的俄罗斯,机床大多数都是进口的,低端的生产依赖中国机床和自己制造,高端的从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中端机主要来自意大利和台湾。但是苏联的实力还是放在那的。虽然东芝事件对其潜艇有提升,但是如果自身不够过硬,也是不行的。因为核潜艇不仅包括叶轮,还有其它航空航天装备的核心技术有比如核反应堆、材料、结构设计、发动机等方方面面。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

1986年10月,美国最先进的核潜艇奥格斯格在直布罗陀海湾执行任务的时候,和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擦肩而过,虽然只是短暂的几秒,但让美国海军官神经紧绷,觉得不可思议。美国海军知道,跟美国潜艇“相撞”的决不是北约潜艇,既然不是北约潜艇,那只有一种可能,这艘潜艇是苏联的。 要知道,苏联的潜艇以高噪音见长,它在国际上有个外号是“东方拖拉机”,美国潜艇可以在250海里之外就能感测到它神奇的噪音。

可为什么苏联潜艇的噪音突然就没有了呢?莫非真是苏联得到了神助吗?  美国人做梦都不会想到,帮助苏联人消除潜艇噪音的神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铁杆盟友日本。是日本的东芝公司把拥有一项尖端技术的设备,违规卖给了苏联,解决了苏联的潜艇噪音。众所周知,潜艇是现代海战的守护神和终结者。先进的潜艇可以让敌人千万吨级的战舰葬身海底,也能给自己的海军建立起一道水下万里长城。

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争夺潜艇技术优势。苏联潜艇的短板就是噪音,在苏联人看来,如果解决不了噪音问题,假如东西方爆发冲突,华沙条约国的潜艇就会变成活靶子,让北约任意蹂躏。 但解除噪音谈何容易。苏联在这方面研发技术非常落后,它的卫星/核弹技术没有一样是自主研发的,都是走的捷径。

要靠自己的研发水平,克服噪音恐怕要到猴年马月了。所以,唯一的途径就是“偷”可是偷技术又难比登天,西方阵营为了禁止先进技术流入华沙成员国,设施重重关卡,还搞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日夜盯防。世界之大,西方国家哪里都是高新技术。苏联有的是卢布却没有人卖!就在苏联人绞尽脑汁,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机会来了。

1980年,日本东芝集团的商务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洽谈会,希望他们的产品在苏联打开市场。 90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形势严峻,各业发展停滞不前,工业机械进口更是逐月锐减。为了保住苏联这个东芝的出口市场,东芝高层绞尽脑汁。酒会上,苏联官员喝着红酒,抽着雪茄,就是不奔主题,顾左右而言他。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苏联官员走了东芝商务代表跟前,悄悄用日语说,听说你们可以生产大型船舶推进器的工作母机,而且还是电脑能够操纵的机械?如果你们有诚意,我能帮你们促成。

只要这笔生意成交,以后贵公司的所有产品,在苏联畅通无阻。 这个苏联官员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特工,克格勃成员不在政府任职,可是克格勃一句话跟圣旨差不多。对苏联的全部外贸合同他有生杀大权。面对着巨额的商业利益,一周后,东芝产品总部的技术高管带着苏联人梦寐以求的有关技术图纸和数据飞往苏联。 交易异常顺利,平时反复往死里砍价的苏联人对日本人的开价竟然一反常态交易以8.7折成交。

日方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4部工作母机竟然跟金子一样值钱,卖到3了5亿日元!可是,苏联人不是冤大头,真正高兴得要蹦起来的是苏联人。35亿日元不过2000万美元,却让苏联的潜艇技术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而东芝公司的高层也为跟苏联人的这场神不知鬼不觉的交易而暗自窃喜。 可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东芝集团高管在1985年12月的一场公司年会上对公司一年中业绩不佳的几名高层主管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

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次批评却让东芝公司当年跟苏联人的交易彻底曝光,差点葬送了这个百年老店。 年会结束后,会上受到批评的一个高管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与此同时,一封东芝向苏联出口高级机床的揭发信也寄往“巴黎统筹委员会”。1987年,美国和有关方面经过周密调查,确认东芝公司曾违规向苏联出口车床,铁证如山。

调查结果公布后,北约方面一片哗然:东芝公司成为西方国家众矢之的,为千夫所指。 美国全国更是群情激愤,参众两院一致决定对日本东芝这个知法犯法、见利忘义的叛徒实施严厉制裁。   东芝事件让各界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各界对东芝的声讨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怒不可遏高举铁锤砸向东芝产品。

   美国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一揽子制裁东芝公司的议案。 议案包括:对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东芝集团进口美国的产品加征一倍的关税冻结东芝集团产品对美国的进口期限5年。   日本全国也是舆论汹涌指向东芝集团的叛国行为,日本政府出于国内外压力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东京警视厅以涉嫌违反《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对东芝机械公司提出诉讼。

  1987年5月15日,东芝机械公司社长饭村和雄宣布辞职。没多久,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和总经理杉一郎也引咎辞职。 5月27日,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被日本警视厅逮捕,并受到指控,分别获刑10个月和一年。 东芝公司因为东芝苏联走事件花费1亿多日元在全美各大报刊整整版道歉广告。

  面对美国暴怒的制裁大棒,东芝不遗余力,积极应对。东芝为走私事件在美国各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游说。为此花去的费用几乎达到了一亿美元。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由于东芝危机公关和游说非常成功,也由于东芝方面道歉态度诚恳,美国国会对东芝没有一棍子打死。1988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对东芝的制裁法案,制裁范围由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禁止进口的期限所短为三年。

为什么苏联要花天价买东芝的精密机床?曾经的“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

这起“东芝事件”确实存在,但是媒体对其进行了过分夸张和意淫,苏联人并不是造不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东芝机床对苏联潜艇的助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而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倒是更令人寻味。事件概况事件过程我只讲个大概,想了解详情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80年,苏联正在研制几种新式潜艇,但是却缺乏加工七叶片螺旋桨的精密数控机床,而当时日本东芝公司又正在大力开拓苏联市场,于是双方在一次酒会上一拍即合,最后达成了以35亿日元的高价卖给苏联人四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交易。

但是受制于巴统条约的限制,这种精密设备是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于是日本又找到了挪威,他们先是将这批货出口给挪威,然后又秘密转手给了苏联,成功避开了巴统委员会的监督。而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北约各国海军通过声呐分析,苏联潜艇的噪音水平明显下降,很可能是获得了什么先进加工技术,但是却又苦于找不到来源地,直到1985年底,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日本人熊谷独因为劳务纠纷举报了自己的老东家东芝公司,美国人才知道原来是东芝公司非法出口的机床让苏联潜艇的降噪水平有了巨大提高。

美国人对此当然了义愤填膺,各种声讨。在美国人的巨大压力下,日本首相曾根康弘亲自道歉,逮捕了所有参与者,还花费1亿日元在美国各大报纸刊登忏悔书,就差跪下来求饶了,可是美国人依然毫不留情的对东芝公司实施了制裁。而挪威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心惊胆颤的向美国保证,以后再也不敢干这种事了,还把涉事的康士堡公司莫斯科办事处关了,和东欧的各项贸易也全部停止,最后为了表达决心,还驱逐了苏联的外交官和贸易代表,自此东芝事件才算告一段落。

苏联真的造不出可用的机床?东芝机床对苏联潜艇真有这么大用处?1、苏联在在1970年就已经制造出了СФП13数控五坐标轴机床,加工直径达到了1700毫米,主要用于火箭壳体、大型运输机轰炸机机身、宇宙空间站部件的加工,也可以加工比较复杂的球面体零件。而到了1987年,苏联更是制造了СМА381型数控六坐标轴机床,可加工零件直径达到了3000毫米,这个技术标准已经比东芝公司的五轴数控机床要高很多了。

2、除了高精度的螺旋桨外,潜艇减噪还包括外敷隔音瓦、动力系统加减震基座和隔音罩,这些大部分都是苏联潜艇首创的。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高度流畅的流线体外形,这就得益于苏联高度发达的潜艇钢和世界领先的钛合金冶炼、焊接技术,如果将苏联潜艇的静音效果全部归于东芝机床,显然是不合适也是不科学的。(苏联钛合金流线体潜艇“阿库拉”级,你说它靠的就是螺旋桨?)3、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时日本的数控机床在精度上确实比同种类的苏联机床要高,苏联人并不是没有可用的机床产品,而是使用日本产品会更好一些,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而东芝数控机床对于苏联潜艇的降噪也并没有报道的那么夸张,很可能是媒体杜撰甚至美国人刻意而为的。

美国人借此同时打击了苏联和日本此次事件后,巴统委员会更加巩固,苏联和西方的技术交流变得愈发困难,没过几年就轰然垮台了,而日本也于“东芝事件”败露的当年在美国的忽悠下签订了广场协议,然后就陷入了20年的经济停滞状态,美国人一石二鸟,一次性干掉了自己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两大对手,不可谓不高明,而东芝事件之所以被传的神乎其神,美国媒体的推波助澜是主要原因,其后的司马昭之心,还需要多做解释吗?。

文章TAG:东芝惩罚事件是怎么惩罚它的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