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魅族 > 手机厂家扎堆3月17日发新品 魅族厂家现在有没有

手机厂家扎堆3月17日发新品 魅族厂家现在有没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3-29 22:15:43 编辑:小米 手机版

魅族为什么走到如今的局面?

魅族为什么走到如今的局面

前言提起魅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呢?是那个“珠海小厂”的著名坐标,是那套坚持“小而美”的产品哲学体系,是那句“投票没输过,销量没赢过”的心酸调侃,还是那位“一直在打磨”的掌门人黄章呢?的确,魅族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中的异数,它有着数不清的标签和内涵梗,同时它也给过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与幻想。遥想2015年,魅族接受了阿里巴巴5.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仅一年后的全年出货量就近2200万台。

彼时的魅族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国产手机市场中是完全可以和小米正面硬刚几个回合而不落下风的,可以说是妥妥的种子选手。再看2019年,在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排行榜中魅族已经被归为了“其他”,外界普遍猜测魅族2019年的全年出货量也就在小几百万台左右。时间仅过4年,英雄就已迟暮,不禁使人唏嘘。那么魅族从初生骄阳到夕阳西下到底经历了什么?魅族又到底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尴尬的境地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聊下。

一、衰落序章:珠海大剧院里的魅族PRO 72017年7月26日,魅族在珠海大剧院发布了旗下最新旗舰魅族PRO 7。魅族专注打磨一万年,联发科处理器却丝毫未变,背面新增的副屏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就连摄像头也是从PRO 6上直接扒下来的,可就是这么一台手机在当时的最低售价却为2880元,高配版本售价直奔4000元,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毫无疑问,无论是魅族的品牌力还是PRO 7的产品力都不足以支撑起这个高昂的售价,当时甚至有人调侃魅族PRO 7的性能和前辈PRO 5不相上下。众多魅友开始疑惑:这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魅族吗?魅族PRO 7才刚刚面世不久就在一片嘘声中成了库存机,价格也随之大幅跳水。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当时魅族的时任首席营销官——杨柘。

三星售价过万的心系天下—W系列、华为P7的“君子如兰”、P8的“似水流年”还有日后Mate 7系列广为流传的“爵士人生”营销方案都是出自此人手笔,不得不说,杨柘确实是一位营销专家。只不过当他操刀魅族PRO 7时却犯了一个大错误。魅族PRO 7发布时值2017年,这也是我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局面的一年(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9%)。

换句话说,我国的手机市场从此以后将从蓝海时代进入红海时代,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每个品牌想要多卖一台手机都必须下场与竞品进行贴身搏斗,因为这一台手机的出货很可能就是出自其他品牌用户的倒戈购买行为。魅族当时相较于其他很多竞争对手体量尚小,“珠海小厂”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先活下去,而杨柘却恰在此时说服了黄章,用魅族PRO 7来试图冲击高端市场。

对于魅族来讲,新款旗舰PRO 7成为库存机最大的影响就是资金链面临危险。没钱,魅族在供应链中的权重就会不断下降;没钱,魅族新机的售后就没有保障,进一步影响品牌公信力;没钱,魅族就需要裁员,线下渠道大范围缩水,大家不妨想一下有多久没有见到过魅族品牌的线下实体店了?二、将错就错:魅族品牌定位左右摇摆成功的品牌定位会让旗下产品在用户们的心智判断中占据最有力的位置,而长久稳固的品牌定位则可能让该品牌旗下产品在某品类中或某属性下直接扛起一面大旗。

更重要的是品牌定位一旦确立,之后的营销策略与企业活动都将围绕它来进行。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一提起性价比就很可能想到小米;一提起高端智能手机就很可能想到苹果,这都是各个科技公司中长久稳固的品牌定位宣发所使然。而魅族品牌在创立之初的品牌定位一直是“青年良品”,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小而美”的产品特征、中低端的市场售价、扁平化的flyme UI设计与系统中小清新的色彩语言,使魅族成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所极度推崇的大热品牌。

但2017年魅族所发布的PRO 7却突然转型,面向商务高消费力群体,从前的品牌受众买不起,新的目标受众又不屑于去买。发现这条路行不通的黄章此后又断然放弃高端市场,决定重新回到原来的用户群中和年轻人打交道。于是之后的魅族16、17系列就又出现了梦想、热爱这些明显面向年轻群体的宣传话术。这里取个品牌定位营销的正面参照,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华为各系列的用户画像:华为Mate系列:商务精英、高消费力人群;华为P系列:追求精致生活、摄影爱好者;华为nova系列:走在时尚前沿的“小鲜肉”;华为畅享系列:老人孩子、入门级用户;荣耀数字系列:对性价比有要求的年轻群体;荣耀Magic系列:喜爱黑科技的数码达人;荣耀V系列:科技先锋、更加喜爱黑科技的发烧友;荣耀畅玩系列:中低端市场的品牌铁粉。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华为Mate系列永远不会说去和年轻人做朋友,因为它的目标受众定位是商务人士、高消费力的精英人群。反观魅族,短短几年之间,品牌定位就已经发生了数次反复,而品牌定位不统一正是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大忌。往小了说,这是魅族关于这几款产品的定价误判;往大了说,这就是魅族经营理念的极度缺失。

三、痛失街亭:魅族挥泪斩魅蓝在华为、小米、OPPO、vivo都在为了抢占市场而实行双品牌甚至多品牌策略时,魅族却在2018年把自己用来走量的子品牌魅蓝给砍掉了,这当真是“K.O.我自己”。魅蓝赚不赚钱先不提,再不济它的市场占有率还是有一些的吧。其他的暂且不表,大家可以想象华为砍掉荣耀或者小米砍掉Redmi吗?四、洞中一日:黄章总是在打磨历史是给过魅族机会的,它早期的前进脚步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国内手机行业发展的鼓点上,如今却到了这个地步,掌门人黄章可以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白永祥曾经在魅族发布会上骄傲地说:为了寻找魅族MX3最佳的握持弧度,黄章亲自打磨了31个木质手板。为了0.07mm的机身误差,黄章不惜耗资百万重新打造模具。这确实反映了黄章对于自己产品哲学理念的坚持,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恰恰说明了黄章超乎常人的固执,甚至可以说是偏执,他似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上一个如此反复强调产品细节,以匠人自诩,并且偶像也是乔布斯的罗老师,在手机圈中尚能饭否?不错,注重产品细节,不断提高本质,这绝对是正确的。

但因为注重细节而忽略整体产业布局则会捡了芝麻丢西瓜。黄章的坚持近乎执拗,他看不到行业趋势,也不愿意洞悉大多数普通用户的需求,他只相信自己的产品思维要优先于用户思维。但是用户们真的愿意为了所谓完美的手感体验而去牺牲其他配置与服务吗?我时常觉得对于一家公司来讲,产品固然是基础,但绝不是唯一。品牌效能、用户综合体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售后服务质量无一不在决定科技公司的走向,而黄章作为魅族掌门人却偏偏要在单一产品板块死磕。

在魅族鼎盛的这些日子里黄章一直在自己的洞中打磨,出来以后世上已过千年。我承认黄章一定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但做一个商人他现在真的很难及格。结语遥想公瑾当年,M9系列技惊四座,MX系列被众多魅友称为“年轻人的启蒙神机”,魅族16系列对泛滥市场的异形屏大声说不,flyme到现在都是我认为最好用的手机系统之一,就连5月8日发布的魅族17系列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也依然能带给我足够多的小惊喜。

现在的魅族和阿里巴巴公司什么关系?

现在的魅族和阿里巴巴公司什么关系

在2014年,阿里和魅族就谈成了投资意向,而真正公开是在2015年2月,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魅族5.9亿美元,黄章占股53.68%,阿里占股29.34%。这两年多的日子里,阿里投资魅族,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阿里想得到什么。结合当时手机行业的状况,小米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

将传统的中华酷联打得节节败退,当时一度推崇“小米模式”、“降维打击”、“参与感”的新名词,可见小米给行业带来了冲击,小米的估值也籍此水涨船高,达到了450亿美元,不仅如此,小米网竟然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电商平台,且在不断壮大,这点注定也成为阿里的心头之患。 当时李楠找了很多家投资,最后找上了阿里,阿里当时的想法,也确实想遏制下小米,也想让YunOS有个千万级出货量的合作厂商,同时有意将魅族打造成第二个小米,大约像京东对于阿里一样的存在,同时借此平台,以手机为中心,拓展智能家居和其他人工智能产品,形成一个足够以抗衡小米的生态,基于以上考虑,一拍即合就投资了。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 经历了2015~2017年从低谷到巅峰的过山车,小米顶住外界压力实现逆势反弹。回顾整个2017年,小米销售额约1200亿,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约50%,小米手机出货数量同比增长122.6%。并且有消息称,2018年下半年,小米将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于港交所上市,这一估值甚至超过了百度,上升的力量可谓势不可挡。

而魅族,始终处于不断亏损的状态:2015年,根据天音发布的公告显示,魅族净亏损为10.37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为3.04亿,2016年下半年虽然李楠多次号称盈利了,但始终没有财报佐证,而且高通在此期间索赔5.2亿,魅族与之和解必付出不小代价,到2017年,“销量大减、裁员不断”的传闻就在不断困扰着魅族,亏损已成大概率事件。

究其原因,在阿里与魅族的合作过程中,阿里虽然一直致力于推广Yun OS系统,但魅族并不认可。虽然后来个别款魅蓝机型搭载了该系统,但是黄章的回答:魅族手机的系统要用就用Flyme。没有Flyme,魅族就无法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公司。更好用的手机,也要配合更好用的手机系统。多少体现出魅族的不情愿。此外,李楠还多次为京东站台,无论是品牌日还是6.18。

对阿里而言,这多少有点调转枪口的意思。去年年底,魅蓝魅蓝E、魅蓝5、魅蓝U10和魅蓝U20甚至魅蓝metal、魅蓝2等机型系列在更新系统后,全部将底层直接替换为安卓。此举除了是解决Yun Os的各种不稳定性和不兼容性以外,似乎别有深意。在安卓7.0内测期间,出现了内置百度地图。事实上Yun Os在手机领域确实已经失败了,阿里不断补贴才能维持装机量。

为什么魅族口碑这么好却没什么人用?

为什么魅族口碑这么好却没什么人用

作为一个资深煤油我告诉你,用魅族手机首先要对产品有个精确的了解,哪一款值得买。这个很多人不太会判断,这些年我买过。的。魅族产品基本都是每个时代的开端引领,M9,mx2,mx4Pro,Pro6plus,现在又用的17;17pro,18太贵了没买,基本配置又不太影响使用。魅族的产品可以说是很用心,每次都有点新技术,新功能,可以说是手机界的黄埔军校。

但是新技术用多了,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你开辟新技术,后面就会有小米OPPO跟进模仿,还会修复你的bug。朱姆沃尔特好不好,好,技术先进,为什么美国又不大量装备呢?另外,魅族的指纹识别真是硬伤,不知道是不是特别追求准确率,到目前为止我用过的指纹识别都或多或少遇到识别不准确的问题,重新输入的指纹最多两三天就识别不了了。

魅族手机怎么样?它是如何从曾经的辉煌走向如今的没落的?

文/小伊评科技魅族可曾辉煌过么?如果没有,又何谈没落?很多魅族的粉丝对于魅族这个品牌有一种特别的,让人无法理解的自信。他们始终认为魅族的曾经是辉煌,现阶段的萎靡只不过是凤凰涅槃,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诚然,魅族的M8确实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也是那个时代表现最好的机器,它的存在是具备里程碑意义的,而且小米也确实是师从魅族。

但是,这些都不能证明魅族曾经辉煌过,因为魅族的产品从来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下图这分别是从2012-2016年的手机市场份额占比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人认为的魅族最巅峰的那几年,魅族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成为过全球或者国内排名前五的品牌。至于有很多人认为魅族可以单换小米,更是无从谈起,小米自从2015年开始就成为了全球第五大的手机企业,而魅族一直都是Other级,从来都不具备和小米分庭抗礼的实力。

具体来说一组数据,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得到了阿Li的投资之后,魅族迎来了其历史上最巅峰的一段时间,一年开11场发布会,发布14款手机,是那一年发布机器最多的手机品牌,每场发布会都是明星云集,聚焦在聚光灯下的魅族可谓是意气风发,熠熠生辉。然而那一年魅族的最终销量仅仅只有2200万台,而这已经创下了魅族有史以来的销售记录。

作为对比,小米在2015年的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6800万部,是魅族的三倍还要多。而且,那个时候的魅族,因为盲目地学习小米的性价比经营策略,导致魅族一共亏损了将近10.37亿元,这也是后来黄章上台之后果断放弃魅蓝品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魅族根本不具备和小米一样的互联网基因,黄章对于李楠的评价——“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不断亏钱的就是费财”。

那么大家觉得,这样的魅族算辉煌么?也许吧,起码在网络声量和产品口碑上,魅族确实不输于小米,但是也仅限于此。在黄章重出江湖之后,彻底砍掉了魅族所有的低端产品线,专心做旗舰,魅族的经营风格也从之前的扩张变成了收缩状态,在网络上的声量变得越来越小,这也被很多媒体评价为魅族没落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魅族开始盈利了,并且还获得了珠海市国资委的投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因为高端机的利润比性价比机器高得多,而且高端机才可以体现魅族小而美的精致。

当然了,魅族作为国内首批生产智能手机的品牌,没有最终做成头部企业,确实有他自身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和黄章的领导风格有直接关系,相较于非常国际化的小米,魅族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于家族公司的企业,而这种做法确实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做大做强,人才留不住,钻牛角尖等都是这种模式下所产生的弊端。总之,魅族的发展总归可以归为一句话——“成也黄章,败也黄章”,目前魅族又重新激活了魅蓝品牌,未来魅族究竟能不能卷土重来,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现在入手魅族16thplus怎么样?再过几天就2020年了?

感谢您的阅读!魅族16P,原本很有可能成为继魅族M8的旗舰神机,也极有可能将魅族推上一个台阶。奈何魅族有点不争气,导致这款手机供货不足,结果极好的优势被魅族给带偏了。我曾经一度认为相比当时的小米8,魅族16系列设计,处理器,功能等等方面都非常的出色,完全可以让小米8的销量被压住。遗憾,只能说遗憾了。如今,这款手机已经很难有优势了,我们大致了解下这款手机:在价格上,这款手机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目前6G➕128G的价格在1748元左右。

相比如今千元机已经使用骁龙855处理器,它的优势确实不足。在参数上,这款手机使用的是骁龙845处理器,对我们来说,这款处理器的性能特色还是很明显的。并且,即使6G的运存,也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在拍照方面,这款手机的后置使用的是1200 2000万的组合形式;在前置也能够达到2000万。在续航方面,这款手机使用的是3640mAh的电池;在功耗方面,它能够做到水冷散热技术,增强手机的散热能力。

在系统方面,这款手机的Flyme系统,以及mEngine的配合,这种优势确实很少手机能够达到。外观设计方面,这款手机没有使用开孔设计,黄章的意思,现在全面屏都不成熟,而这款91.18%的屏占比,以及7.3mm的机身就有优势。它有优势,也有特色,如果你喜欢魅族手机,它确实可以考虑。可是,我更愿意考虑如今的魅族16sP,这款手机的硬件和设计能力会更强,价格虽然偏贵,但也比魅族16P更有硬件能力。

第一个加入Harmony的手机厂商,为什么是魅族,而不是小米?

这个问题问得就有毛病,不知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小米会是第一个加入Harmony的手机厂商,就问一句凭什么?小米或许会加入Harmony,但绝不是现在论万物互联,小米是国产手机中第一家涉足智能家居的,走在华为前面,有自己的ALOT;论系统,MIUI成名比华为EMUI早很多年;论交情,小米跟华为是手机厂商中撕逼最多的,用水火不容一点都不为过。

小米的松果澎湃芯片搁浅后被嘲笑了许久,即使这样都没有购买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当然,华为也不可能卖),依然用高通芯片。再看看华为,现在华为Harmony OS刚刚发布,但连一款正式搭载的手机都没有,鸿蒙系统好用不好用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冒着大风险加入Harmony OS是不是脑袋瓦特了?一方面,小米MIUI跟安卓系统绑定太深,MIUI深度定制,UI团队对安卓系统很了解,现在鸿蒙只有一个雏形,小米就要冒大风险改换门庭不现实,成本太大,风险太高。

另一方面,小米在老美刚刚取消限制,这种敏感时刻,大张旗鼓加入Harmony那不是火上浇油?所以小米会不会加入Harmony OS,什么时候加入那是小米高管决定的,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怎么也得开个会探讨一下吧。可是目前Harmony发布会都还在6月2号,小米急吼吼的加入是不是太草率了点。特别是小米宣布造车后,人家的重心就在造车上,这块蛋糕可比手机市场大多了,雷老板忙着去宝骏、五菱看电动车呢。

为何魅族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魅族第一时间宣布加入Harmony OS我是一点不意外的。因为魅族这次发布的是魅族智能产品,所以拥抱鸿蒙,就跟支持Hi-link相似,加入华为万物互联大家庭,这个家庭还有美的、九阳这些传统家电品牌。这可不是说魅族手机马上就要用华为Harmony 系统了,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

魅族加入Harmony OS并不稀奇,毕竟魅族一直都是敢于尝鲜,早期跟高通不合的时候,愣是死磕联发科,还把发哥芯片卖高价。后面还搭载阿里的Yun OS,所以Yun OS那么不成熟的系统魅族都敢用,鸿蒙系统这么大的体量,魅族还有啥不敢的呢?要知道今年魅族为了推广系统体验,不惜撕破脸,推出0广告0预装0推广的Flyme 9,相当于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奶酪。

文章TAG:手机厂家扎堆3月17日发新品魅族厂家现在有没有手机厂家扎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