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忻州强戒所在哪里,一周强戒仨瘾君子

忻州强戒所在哪里,一周强戒仨瘾君子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3:11:01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后来,当杨家传到杨业之孙杨文广这一代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杨文广曾追随北宋名将狄青,在广西地区平定叛乱。平乱期间,杨文广率军路过播州地区,发现当地还有杨家的一个分支。这个杨氏分支,在当地混得还不错,成了当地的土司。巧合的是,当时这个杨氏分支,自从来到当地之后,已经传到了第六代。而传到第六代之后,作为土司家主的杨昭,偏偏又没有儿子。

所以最后,杨文广干脆就直接把自己的儿子杨贵迁,过继给杨昭做养子。所以,从这一代开始,播州杨氏内部,便一部分是杨家将的血脉后人。再后来,随着北宋灭亡,杨家将主脉的那一支,开始彻底衰落了下去,史书上也就再没了记载。不过,播州杨氏这一支,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到了南宋的宋宁宗在位期间,韩侂胄军北伐的时候,麾下便有一个叫杨祭的将军,作战非常勇敢。

这个杨祭,便是杨贵迁的六世孙。而杨祭之后,他的儿子杨价,也曾在蒙古大军南下攻宋的时候,率领宋军坚决抵抗。这个杨价,便是最后一个进入宋史记载的人了。至于再之后,杨家又经历了哪些事情,正史上就没有记载了。不过,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播州杨氏的族谱上,却有着很完整的记载。从宋朝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播州杨氏的族谱,一直都比较完整。

然而对于播州杨氏的族谱,后世史学界却存在一些争议。因为这本族谱,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由明初大儒宋濂,帮忙撰写的。很多史学家认为,或许,播州杨氏并没有杨家的血脉。所谓的杨文广过继儿子这件事,也只是当时的明朝政府,为了安抚播州杨氏,硬给套上去的,历史上并不存在。但这个说法,目前也只是猜测。如果仅从播州杨氏的族谱来看,这一脉确实有很多人,是杨家将的后代无疑。

历史上忻州人杰地灵体现在哪里?

山西省忻州市放在全国而言,并不是一个曝光度很高的城市,但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美誉的雁门关,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的所在地,忻州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那么,我国历史上,忻州籍的名人都有哪些呢?出生于忻州的历史名人中,所处时代最早的或许便是刘渊、刘聪父子了。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而五大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则趁机入主中原,先后建立了许许多多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而他们建立的国家,则被统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中,汉赵政权的建立者刘渊出生于新兴郡,也就是今天的忻州北部,据《晋书》记载,刘渊是汉高祖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因为冒顿单于和刘邦结为兄弟,所以他的后代就取汉姓为“刘”。东汉时期,匈奴分化为南北两部,其中,北匈奴最终西迁,而南匈奴则逐渐南下和汉朝融合,刘渊的祖父就是南匈奴的单于于夫罗。于夫罗去世后,其子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后又被曹操任命为匈奴的左部帅。

后来,刘豹与妻子呼延氏生下刘渊,传说,刘渊出生时“左手文有其名”,于是刘豹便根据刘渊手上的“渊”字纹路给他取名。据史书记载,刘渊从小聪慧过人,七岁时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同族人都认为他十分孝顺。刘渊热爱学习,从小就喜读书,能够大体诵读《左传》、《孙子兵法》,也涉猎了《史记》、《汉书》等著作,学识非常广博。

后来,他又开始习武,“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还曾经被懂看相的人夸赞道:“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长大后,文武双全、气宇不凡的刘渊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特别召见,但朝臣因为害怕他怀有异心而劝阻了武帝想要委他以重任的想法。咸宁五年(279),刘豹去世,刘渊接手了父亲的军队,并在晋惠帝时被封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元康年间被改封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八王之乱爆发后,刘渊和其它匈奴部族在并州割据,永嘉二年(308),刘渊正式称帝,建立汉赵。刘渊在位的六年间,大体上还算勤于朝政。刘渊的接班人刘聪也是忻州人士,他和父亲十分相似,不但“幼而聪悟好学”,还“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在刘渊建国的过程中,刘聪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河瑞二年(310),刘渊病逝,太子刘和继位。

刘和很快在大臣挑拨下对弟弟刘聪刀剑相向,但刘聪击败刘和并将其诛杀,不久自己继位。刘聪率军攻破长安、洛阳,将西晋灭亡,一度称霸北方。但他执政后期沉迷享乐,荒废国事,最终导致了汉赵的衰微。除了刘渊、刘聪父子,金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元朝诗人、书画家萨都剌、明清之交时的思想家、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以及有着“东方伽利略”之称的清末名臣、地理学家,和林则徐一起被誉为开眼看世界先驱的徐继畲也是忻州人士。

文章TAG:强戒瘾君子忻州一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