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禾康智慧养老,十二指肠穿孔算意外险吗

禾康智慧养老,十二指肠穿孔算意外险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08 13:04:13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十二指肠穿孔算意外险吗

不算,肠穿孔属疾病.保险公司对意外的定义:是指遭遇到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的意外事故(非疾病因素)

十二指肠穿孔算意外险吗

2,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是2016-11-03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沭阳县人民中路10号百货大楼3楼。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1322MA1MY73W4C,企业法人陆一思,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养老中介信息咨询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物联网技术咨询服务;养老服务平台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开展老年组织的策划、培训(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日用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沭阳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3,以后我们该如何养老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从老年人的诉求出发。智慧只是为了把服务做的更好。养老产业是未来的一个朝阳产业,社区养老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1.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例如:食宿,娱乐。2.老年人的康养问题。例如:体检,慢性病的康复。3.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智慧社区就是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如何把这些服务做的更加简单、人性化。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从老年人的诉求出发。智慧只是为了把服务做的更好。养老产业是未来的一个朝阳产业,社区养老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1.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例如:食宿,娱乐。2.老年人的康养问题。例如:体检,慢性病的康复。3.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智慧社区就是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如何把这些服务做的更加简单、人性化。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从老年人的诉求出发。智慧只是为了把服务做的更好。养老产业是未来的一个朝阳产业,社区养老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1.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例如:食宿,娱乐。2.老年人的康养问题。例如:体检,慢性病的康复。3.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智慧社区就是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如何把这些服务做的更加简单、人性化。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大家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谢谢邀请)随着我国老龄社会时代的逐步加剧,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的问题、也确实成了一大难题。只靠儿女在身边照顾老人、我国那种传统养老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就是说,养老的方式需要更新、养老的观念需要改变!那么大家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呢?这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新课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那么未来一定会把养老的问题、推进互联网络当中去,既开启所谓“智慧养老"的方式,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社会养老前进的方向。并且,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实行,有的地方也将要开始实行。因此,未来的养老方式、也不外乎有下面几点:一、靠科技网络支配,生活必需等物品,都要送货上门未来会通过网络、及感应服务装置的按键(钮),把物业管理、物流传递、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样样俱全地与养老方式结合起来;那个时候,那些送餐菜、送货上门来的绿色食品及生活用品等服务会一一兑现,会真正享受,"在家安心养老,各种服务跟着跑"的现代格调。二、靠科技信息及时地、匹配疾病医疗服务、及其它的先进科技工具未来会有专门为养老老人设置的app服务软件。老人还会使用特殊的匹配手机等服务器,无论人在哪里,随便的使用服务器,就能够完成互联网络平台为养老老人服务的项目;还可以,通过使用那些特殊的服务装置,随时随地的做好给老人定位,对老人实行健康追踪、和安全监控的保护工作;只要求嘴巴动一动或手脚碰一碰,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想要的服务,比如:预约挂号、预约医生出诊的一连串事情,轻而易举地帮助你在第一时间、解决不了的各式各样的难题。三、运用高科技“刷脸谱"、实现链接的“一条龙"服务,把复杂的问题简简单单就解决掉未来,假如有的养老老人出门探亲访友、或外出旅游;把该做的、没他(她)做不成的事给忘做了,回去不仅耽误时间,也来不及了。这时"识脸谱"就会来帮忙,只要通过“识脸谱"就能办到、在你本人不在的情况下,不管你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能够把你本人辨别出来,让真实的你”发号施令",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特别简单化了。那时还可以,给一些特殊的老人准备些”智能的项链"、"智能的手镯"等等高科技产品,让它们更精确地显示出、老人所在的方位及位置,还能够及时的对老人的健康情况给予测定,还能够对产生或正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报警,并且遇到紧急情怳、还有一系列解决的方法与步骤。四、利用科技手段,解决老人故土难离、及儿女的挂念情怀末来与现在,养老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她)们心里、总是存有一种传统的理念,就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面养老,这可能就是“故土难离”的道理吧。都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此话一点不假,这些老人每时每刻地都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大多数儿女却都不在身边;儿女们大多也都成了家,小的在家需要照顾、为了生活还要参加工作,真的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过多的陪伴老人;而老人呢,偏偏不愿意离开故土,有的可能也是怕给儿女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不去儿女那边去养老。基于这种状况,那时就要促使启发老人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认识新朋友,让他(她)们在一起聊聊生活,唠唠家常,督促他(她)们有时间到朋友圈里走走看看;那时,在这里还能够多抽出些时间来跟儿女们聊聊唠唠(多半是儿女们主动提出问候为好);那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人还觉得烦得慌,就应该有选择性的找到“养老陪聊"服务的地方,来解解闷、放松放松心态、换一种祥和的心情。总之,未来的养老方式很多。具体的方法、现在在各个领域大都已经用上了,比如:"识脸谱"在今日头条已用、“网上挂号"在各大医院已实行、“送餐送物"满街道到处都有等等,这些也会慢慢地走进养老院、走进养老老人群、走进养老老人的居住区里;但愿这些配套的、健康安全休闲的,亲情生活之类的等各个方面都完全适合养老的要求。未来但愿能在养老的app软件中,产生一款新型的“养老平台“,并且要能够达到完美完善。但愿在这个平台i中、养老的老人们,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我的未来就准备用这种方式养老,朋友们,跟我的想法一样吗?不管观点同意与否,现在点赞和评论吧!(谢谢家人们,对平平静静似我彪哥、无怨无悔的厚爱与陪伴!)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目前国家老龄化加剧,最近好多政策都是针对智慧养老的,全国各地也都有智慧养老的改革试点,前景当然是不错啦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目前国家老龄化加剧,最近好多政策都是针对智慧养老的,全国各地也都有智慧养老的改革试点,前景当然是不错啦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
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养老?我想,人老了,尤其是行动不便又多病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能及时看病拿药;二、能得到必要的护理,说穿了,就是吃穿住行有人管。因为,就目前大多数老人的经济状况,专业护工是请不起的。这些都是具体的养老问题,跟智慧不智慧并无多大关系。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先用两组数字来看一下养老行业的现状:1 养老行业现状1.1 老年人口比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根据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单位发布的《老年公平在中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规模大、老年人口增长迅猛,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2 养老市场的规模:201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潜在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仅仅达1.4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伴随养老意识普及,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但经过前阶段高速发展,未来养老产业规模仍将扩大,但增速趋于平稳。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2 养老行业痛点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养老机构设施不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上明显存在的准备不足。(1)养老保障不完善(2)养老服务不到位(3)养老设施落后(4)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3 智慧养老的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养老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随着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设备、以及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离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8]。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能够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养老思维模式,通过将各类传感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交互,让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且在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得到及时的通知,以便于给予老年人精确的照护。这种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型老年人照护系统,即智慧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及时精准的护理,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可以让年轻人放心地把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颐养天年。4 总结智慧养老当前呈现四大趋势:趋势1:养老是政府民政的核心工作,各级政府迅速启动落实养老行业在如此短的管理周期内密集出台各类扶持性政策和指南,极为罕见!作为国家民生计划的战略核心,从中央各级关联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趋势2:养老方式升级-内容升级,医养结合整个养老产业存在升级的需求。从内容来看,可以细分为如下八种养老服务:养老住宅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健康保健服务;日常养老服务(辅助性生活服务);老年用品服务; 金融服务(含保险);其他服务;趋势3:养老方式升级-模式升级,机构和社区养老比例提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融合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两者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空间。2011年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通过居家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集中养老,确立了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根本。趋势4:养老方式升级-工具升级,更多智能化手段将加入更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出,将会成为老年人、家人、企业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升级服务工具。“智慧养老,就是精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日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可以为人口老龄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比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老人的状态,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当老人在家中摔倒时,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如老人已经外出,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煤气便会自动关闭。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形成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社区街道医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一些企业也借助数据库将健康档案建立与动态管理有机整合,以云端作为支撑服务的基础,除了满足老人最核心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基本需求,还辅以远程救助、紧急预警、服务人员精准匹配等服务。精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久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智慧养老,需要精准满足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智慧养老,整合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对于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整合和提升作用,从而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于智慧养老如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报告》认为,智慧养老建立的老人基本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对老年人服务的基础,它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最终形成服务反馈、服务评价平台。同时,智慧养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智能设备,形成一个以老年人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相关先进技术与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映系统等整合也能应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远程监测技术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甚至协助照护团队,帮助老人自主管理生活与服务。智慧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定期访问系统、亲友见面互动系统、社区聚会系统、社会参与系统,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实现心理抚慰、精神满足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存在感和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慢性病和无形伤害、二次伤害。智慧养老以老人的价值为中心,赋予老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处置老年风险和提高养老效率方面,智慧养老能够延伸人工养老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养老服务的时空界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置社会风险。“这种人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能整体、全面、准确并自动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减少风险发生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杜鹏表示。尚存许多不足智慧养老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人实际需求,功能繁杂不接地气,老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老人家里没有网络条件,也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体验差,导致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此外,在互联网医疗兴起前的这一批65岁以上的老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即使有消费能力也更愿意花在下一代身上,使得智慧养老产品一直未在市场中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涉及领域诸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医疗领域、健康领域以及养老领域等。目前,各产业、机构间协同仍不完善。如今,信息技术产品医疗准入、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开放共享、医养护协调发展等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合理分配的发展模式,健康养老机构在前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在国内,整个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创新。国内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埋单的运营模式,企业免费租用政府提供的房屋场地,智慧健康终端产品由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给用户。这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向国内地方财政欠发达地区推广时具有不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养老特别需要大企业和资本牵头介入。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在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具备一定研发和市场风险承担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国外的智慧养老 当下,全球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的问题,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人的需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渴望有尊严的老去,他们不希望过多依靠儿女,更希望能够依靠自己,不想变成儿女的累赘或者负担。另一方面,老人的孤单和慢病又成了困扰老人追求“独立”的两大障碍。由此而生的更加智能化的养老方式已悄然在各个国家兴起,虽然这种智能化的养老方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后续的完善也将面临更多残酷考验。但是目前这种新型方式已经慢慢受到各国老人的认同和赞许,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智慧养老。美国——智能点餐、定位系统在美国,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人,到了用餐时间,会使用智能触屏电脑完成点餐,不需要借助人工推荐,老人只需要根据系统提示,将自身患有的疾病以及饮食禁忌填写清楚,点餐系统就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荐合理的饮食。如老人若患有高血压,食谱推荐的全都是利于降压的食物,老人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和口味,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饮食是否会导致自身血压升高。另外智能系统还会清楚显示老人用餐的桌号和位置,并且可以显示在此桌上就餐的其他老人的姓名。这样更利于老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一同就餐。同时老人每天搭乘的专用接送车,安装了智能定位系统,老人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车是否快到门口,从而确定出门时间。荷兰——智能机器人在荷兰,养老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延年益寿,“让老人生活的更有尊严”成为众多机构追求的目标。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具有AI功能的机器人,这些人才矮小、行动灵巧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丰富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养老院会为老人开始单独的健身课程,众多老人聚在一起,跟随着机器人完成各项运动。同时,机器人还可辅助行动受限的老人上厕所、起床,避免老人如厕、起床需要人照护的尴尬。这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带给荷兰老人非常大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在这里,人工智能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人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德国——人工智能系统在德国,很多老人更加偏爱居家养老。为了提高老人在居家环境下的安全性、避免突然性疾病的发生,老人家中往往会安装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借助这些系统,老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可随时按下报警按钮,同时控制中心还会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保证老人独居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头脑清醒、半失能但是又不愿去养老机构的老人,还单独设置了专门的起床辅助设施、如厕辅助设备以及上下楼辅助设备,方便老人独立生活。老人的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安装手机APP端,方便随着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技术提升服务和改变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养老系统的推出和使用,可以减轻空间和时间带来的障碍,以互联互通的形式,把供需两端的各种资源要素结合起来,最大化满足养老的需求,从而克服居家养老的分散化、零碎化瓶颈,实现服务的全面普及,以及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兼顾。一键急救是智慧养老系统的功能缩影,也是智慧养老资源要素调配下的作用彰显。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而需要获得急救,这个功能键足以起到挽救生命的效果,避免“空巢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的悲剧发生。若再辅以定期巡检巡查等其他更周到、细致和全面的项目,老人们不但可以避免“被落单”带来的风险,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把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大平台,则不难发现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优势。在技术的串联下,家庭和老人成为末端的细胞,而另一方的政府公共部门、志愿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团体,则会根据“就近服务”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得到科学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在智慧养老系统下,老人们在享受普惠式救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准而个性的定制服务。客观说,技术带来了养老方式的革命,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也破解了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瓶颈。时下,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在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们的主要选择。据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6%以上的人赞成居家养老,理由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而在全国层面,也有60%左右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养老机构严重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盈利的压力大,入住意愿不强烈。我国首个《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显示,目前我国有超三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养老机构平均空置率达到48%。另一方面,服务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一位难求”。共享模式下,服务的方式也可以悄然发生转变,这就需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思路,从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借助于技术而优化资源的共享,以居家为基础,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水平之际,为破解养老困局而找到出路、提供新的选择。事实与实践证明,通过供给侧的精准布局和实施,既可以解决传统居家养老的封闭限制,又可以达到在养老院所期待的个性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其间不乏成功的范例,比如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托老所”,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从多地的探索和尝试看,居家养老的智慧化和优质化,关键还在于社会组织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培养和壮大服务提供源并满足多元化需求,居家养老才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而不是热炒的概念游戏。(堂吉伟德 刊于燕赵都市报4月14日第2版 原题:用技术进步为养老难题打开新思路)感谢邀请!东莞领先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国智慧养老提供了范本,会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9年的近14亿人,现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这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时,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智慧养老正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能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必将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期待着这种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快速成长,让更多的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原因,中国正在快速的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如何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科技进入普通百姓家助力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不错和很有希望的方向。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我们普通子女来讲,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子女平时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还要打理自己的小家庭里里外外的琐事,精力和时间都太顾不上老人。在老人身体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回去和老人吃一顿饭。在老人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如果家里的子女多的,一般都会轮流照看。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选择少了要么小夫妻选择一人在家照看老人,要么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帮忙照看。如果子女条件不好的话,此时的老人客观成为子女的负担,子女和老人家关系会十分的不好。中国很多关于孝故事其实都是来源于养老。在中国可以做到病床之前百天孝子的人,都被歌颂和神话了,可见养老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科技的进步应该减少对人性的考验,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照看老人是智能科技的一个职责。按照现在已有的智能科技水平从子女的角度看的话,智能科技目前可以解决子女是远程看护和关怀的作用。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比如360的水滴摄像头都可以做到远程看护和报警,也可以实现双向的一个对话。子女如果远在外地的话,如果父母在家里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早的发现,联系亲戚好像帮忙。现在的技术但是还没有解决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难题。也许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突破点,当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智能机器具备照看人的本领之后。使用机器人养老,或许是一个相对来说还算不错的方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在家父母摔倒在地,身边没有人。即便有感应器抓拍到了这个画面报告给了你,那你也是鞭长莫及啊,看着瘫倒在地的父母干着急。最多只能求助朋友。但是这些求助都不是立即,有时间延迟的,如果老人家跌倒是大问题的话这可是耽误不起的。此时如果有会照顾人和懂医疗急救知识的保姆机器人在的话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人可以迅速将老人家进行医疗救护,分析伤情决定是拨打电话请求医院远程医疗或者上门。智能机器人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人力,看护,保姆,专业医疗,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家说话娱乐。按照现在的科技来讲很多领域都有大的突破,但是到普及和应用到平常人家还要一段路程要走。介于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技养老的还要结合部分线下的力量来解决的。比如在广大坚持在家里养老的老人家里,安装一下智能看护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统一接入到养老看护平台。看护设备会常态健康老家身体指标,还会提供很多服务比如给来年人提供上门送菜,送饭,洗澡理发,紧急情况的医疗救护。这个平台可以二十四小时智能看护老人,只要老人家有任何需要只要在物理说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家。这个模式应该是一个很大市场,需要很多政府政策,也需要很多有远见的企业进入。从老人家角度来讲,科技再发达,技术再进步也无法解决心里孤独和凄凉。这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啊!关注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目前国家老龄化加剧,最近好多政策都是针对智慧养老的,全国各地也都有智慧养老的改革试点,前景当然是不错啦智慧养老系统到底如何体现智慧属性?养老行业的趋势大家都看得到,一是城市化养老,也就是不能把老人赶到郊区,这方面引发的问题太多。二是医养结合的趋势,因为养老其实是对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文化,餐饮,零售,社群等等,医疗配套重中之重。三是此次疫情,加快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程。那么智慧属性如何体现?一,以社区基础体检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收集,预警及服务平台。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依托社区数据平台实现。三,护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预订预约及评价服务平台。四,以新零售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平台。五,可穿戴适老产品的引入。大致如此,总之养老行业痛点,一是医疗配套,二是医护服务能力。大家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谢谢邀请)随着我国老龄社会时代的逐步加剧,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的问题、也确实成了一大难题。只靠儿女在身边照顾老人、我国那种传统养老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就是说,养老的方式需要更新、养老的观念需要改变!那么大家未来用什么方式养老呢?这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新课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那么未来一定会把养老的问题、推进互联网络当中去,既开启所谓“智慧养老"的方式,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社会养老前进的方向。并且,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实行,有的地方也将要开始实行。因此,未来的养老方式、也不外乎有下面几点:一、靠科技网络支配,生活必需等物品,都要送货上门未来会通过网络、及感应服务装置的按键(钮),把物业管理、物流传递、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样样俱全地与养老方式结合起来;那个时候,那些送餐菜、送货上门来的绿色食品及生活用品等服务会一一兑现,会真正享受,"在家安心养老,各种服务跟着跑"的现代格调。二、靠科技信息及时地、匹配疾病医疗服务、及其它的先进科技工具未来会有专门为养老老人设置的app服务软件。老人还会使用特殊的匹配手机等服务器,无论人在哪里,随便的使用服务器,就能够完成互联网络平台为养老老人服务的项目;还可以,通过使用那些特殊的服务装置,随时随地的做好给老人定位,对老人实行健康追踪、和安全监控的保护工作;只要求嘴巴动一动或手脚碰一碰,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想要的服务,比如:预约挂号、预约医生出诊的一连串事情,轻而易举地帮助你在第一时间、解决不了的各式各样的难题。三、运用高科技“刷脸谱"、实现链接的“一条龙"服务,把复杂的问题简简单单就解决掉未来,假如有的养老老人出门探亲访友、或外出旅游;把该做的、没他(她)做不成的事给忘做了,回去不仅耽误时间,也来不及了。这时"识脸谱"就会来帮忙,只要通过“识脸谱"就能办到、在你本人不在的情况下,不管你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能够把你本人辨别出来,让真实的你”发号施令",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特别简单化了。那时还可以,给一些特殊的老人准备些”智能的项链"、"智能的手镯"等等高科技产品,让它们更精确地显示出、老人所在的方位及位置,还能够及时的对老人的健康情况给予测定,还能够对产生或正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报警,并且遇到紧急情怳、还有一系列解决的方法与步骤。四、利用科技手段,解决老人故土难离、及儿女的挂念情怀末来与现在,养老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她)们心里、总是存有一种传统的理念,就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面养老,这可能就是“故土难离”的道理吧。都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此话一点不假,这些老人每时每刻地都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大多数儿女却都不在身边;儿女们大多也都成了家,小的在家需要照顾、为了生活还要参加工作,真的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过多的陪伴老人;而老人呢,偏偏不愿意离开故土,有的可能也是怕给儿女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不去儿女那边去养老。基于这种状况,那时就要促使启发老人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认识新朋友,让他(她)们在一起聊聊生活,唠唠家常,督促他(她)们有时间到朋友圈里走走看看;那时,在这里还能够多抽出些时间来跟儿女们聊聊唠唠(多半是儿女们主动提出问候为好);那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人还觉得烦得慌,就应该有选择性的找到“养老陪聊"服务的地方,来解解闷、放松放松心态、换一种祥和的心情。总之,未来的养老方式很多。具体的方法、现在在各个领域大都已经用上了,比如:"识脸谱"在今日头条已用、“网上挂号"在各大医院已实行、“送餐送物"满街道到处都有等等,这些也会慢慢地走进养老院、走进养老老人群、走进养老老人的居住区里;但愿这些配套的、健康安全休闲的,亲情生活之类的等各个方面都完全适合养老的要求。未来但愿能在养老的app软件中,产生一款新型的“养老平台“,并且要能够达到完美完善。但愿在这个平台i中、养老的老人们,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我的未来就准备用这种方式养老,朋友们,跟我的想法一样吗?不管观点同意与否,现在点赞和评论吧!(谢谢家人们,对平平静静似我彪哥、无怨无悔的厚爱与陪伴!)

以后我们该如何养老

4,食养国方说他们此次的活动是免费的可信吗

内,幕,家喔,禾厶聊
是真的。我朋友的爸爸有参加,还收到他们邮寄的产品呢。

5,北京禾天下旅居养老公司是合法的吗怎么看

只要是在工商局进行工商登记,有营业执照就是合法的,你可以去禾天下网站上瞧瞧他们的公司资质,里面有营业执照的。
只要是在工商局进行工商登记,有营业执照就是合法的,你可以去汉唐华盛网站上瞧瞧他们的公司资质,里面有营业执照的。

6,禾天下做旅居养老那家公司是在招聘吗

是的,禾天下正在不断加大人员编制,优化服务体系。像是养老事业部、集团服务部、集团人事部、集团招商部、养生养老护理部、集团会务部等各部门都求贤若渴、虚位以待。
好不好自己参加了就知道,我爸跟着玩了一年多了,没有说不好,我上个月又帮他报名了,继续跟着他们玩,他一个人在家也怪无聊的,我也没时间陪。

7,社保问题看的懂的进来看看我这个每月个人交多少钱单位为我交

人事发给你的表格中“个人缴费金额”属于你个人应该交的部分,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养老保险的基数是2039.3元,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的基数都是1921.4元。个人承担的分别是:养老占比8%旦筏测禾爻鼓诧态超卡,失业1%,医疗2%。其他的都属于公司承担的。
对的
人事发给你的表格中“个人缴费金额”属于你个人应该交的部分,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养老保险的基数是2039.3元,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的基数都是1921.4元。个人承担的分别是:养老占比8%,失业1%,医疗2%。其他的都属于公司承担的。

8,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禾康智慧养老是一家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主要承接民政、政府的居家养老项目,通过在线上建立呼叫中心,线下建立社区服务站,为政府补贴范围内的托底老人提供线上的基础信息服务以及线下的实体援助服务,从而满足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法定代表人:卜江勇成立时间:2015-08-24注册资本:3265.3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20121000409192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长街8号1幢
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是2015-08-24在江苏省南京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长街8号1幢。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53393727781,企业法人周功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老年人养护服务;养老产业投资;智能化技术、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销售;增值电信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对外投资8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是2015-08-24在江苏省南京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长街8号1幢。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53393727781,企业法人周功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老年人养护服务;养老产业投资;智能化技术、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销售;增值电信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9,有哪些口碑好的养老院

1、鸿泰乐璟会鸿泰乐璟会,既是一家上海高档养老院,也是上海最好的医护型养老院,在上海高档养老院一览表中,是上海排名前十的养老院之一,它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558号,隶属于中山公园商圈,周边3轨交、3公园、多医院林立,是上海市中心非常稀缺的上海医养结合养老院。2、上海绿地香港莫朗福克斯公馆绿地香港莫朗福克斯公馆是上海首家专注于认知症的医、康、养、护专业照护的国际性机构,由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莫朗国际健康集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于上海的首家专注认知症照护的专业服务机构。3、上海德颐护理院上海德颐护理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置的专业医疗机构,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先进齐全,为广大老人提供集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专业服务,是追求有尊严、高质量晚年生活老人的理想选择。4、上海徐汇区华汇老年福利院上海徐汇区华汇老年福利院是徐汇区创建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的实事工程,作为一家上海医养结合养老院,院内拥有老人居室、小花园、医务室、护理站、康复大厅、多功能活动大厅、影视厅、书画室、球类活动室、棋牌室、理发室、佛堂等功能设施。5、上海杨浦区和禾和养老院上海和禾和养老院是一家上海公办养老院,经上海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养老机构。位于黄浦江畔,毗邻共青森林公园、上海理工大学、长海医院、市东医院,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越。扩展资料: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泰乐璟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绿地香港莫朗福克斯公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德颐护理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徐汇区华汇老年福利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杨浦区和禾和养老院
养老院 说到口碑好的养老院,我个人觉得是广东樟木头真情敬老院,我家族里面好几个老人是都住里面的,当时我们是冲着它是香港商人和樟木头政府合资开办的养老院去的。那边条件好,环境好,更重要的是护理人员心细,对老人照顾入微,我觉得把老人送到这样的养老院,儿女才会放心。
文章TAG:禾康智慧养老十二指肠穿孔算意外险吗康智慧智慧智慧养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