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赣州什么湖工程,江西赣州一条湖泊

赣州什么湖工程,江西赣州一条湖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6 00:43:20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

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有专家曾以度龙桥处水窗为例计算,该水窗断面尺寸宽1.15米、高1.65米,而度龙桥宽4米、高2.5米,于是通过度龙桥的水进入水窗时,流速陡然增加了2~3倍。

同时,该水窗沟道的坡度为4.25%(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4.25米),这是正常下水道采用坡度的4倍。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福寿沟工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将原来简易的下水道改造成矩形断面,砖石砌垒,断面宽大约90公分,高180公分左右,沟顶用砖石垒盖,纵横遍布城市的的各个角落,分别将城市的污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二是将福寿二沟与城内的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蕹菜塘、花园塘、铁盔塘等几十口池塘连通起来,一方面增加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池塘养鱼、淤泥种菜,形成生态环保循环链;三是建设了12个防止洪水季节江水倒灌,造成城内内涝灾害的水窗,这种水窗结构由外闸门、度龙桥、内闸门和调节池四部分组成,主要是运用水力学原理,江水上涨时,利用水力将外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沟道之水力将内闸门冲开。

为了保证窗内沟道畅通且有足够的水压力(冲力),刘彝采取变断面,加大坡度的方法来加大水的水流速度,进入水窗的水增加流速2-3倍,水窗的坡度是4.25%,比正常下水道大4.1倍,这样就保证了水窗内的水保持强大的水压,既可以冲刷走水中的泥沙和杂物,又可以冲开外闸门,排入江中。值得一提的是,福寿沟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利用城市地形的自然高差,全部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和濠塘内。

福寿沟综合集成了城市污水排放、雨水疏导、河湖调剂、池沼串联、空气湿度调节等功能,甚至形成了池塘养鱼、淤泥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的生态环保循环链。整个排水网络“纵横纡折,或伏或见”。福寿沟运转奏效,经年不坏,有赖于定期清淤疏浚。历史上经元、明、清三代,福寿沟因年久失修,倒塌淤塞严重,清同治年间和上世纪初期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复。

上世纪50年代,经过修复的福寿沟再次恢复了排水功能。福寿二沟排水分工明确:福沟主要是排城市东南部之水,包括现在的厚德路、五道庙、寿量寺、荷包塘、东门井、东门大街一带,集水面积约1.7平方公里;寿沟主要排城市西北部之水,集水面积约1平方公里, 主沟长约6公里。福寿二沟的集水面积合起来约2.7平方公里。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充分地考虑了赣州城的永固和广大人民的福祉。

排水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因势利导”,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低落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原理,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其精巧的坡度和断面设计,还能保证排水沟内形成的水流有足够的自冲力,冲走泥沙,不易堵塞。如今,这仍是赣州城里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不能不让人叹服!福寿沟古代城市地下排水工程,是刘彝带领赣州人民历经10年建造的惠民工程,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

福寿沟历经千年,至今还有900多米下水道仍然在使用,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项壮举。 福寿沟是一处地下水利工程,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并继续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福寿沟是北宋时期,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 2010年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

这一切的不同,都源于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刘彝以勤勉与智慧创造了奇迹,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厚泽千秋的财富,他不愧为我国伟大的古代水利专家。

赣州哪个县的风景最美最好玩?

赣州哪个县的风景最美最好玩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州主政过。

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风景名胜赣州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已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赣州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是宋明理学的奠基地,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宋城”;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客家摇篮”;赣州是风景秀美的“生态家园”,是名扬海外的“世界橙乡”,是享誉世界的“堪舆圣地”。

江西省修建赣粤大运河目的是什么

江西省修建赣粤大运河目的是什么

江西修建赣粤大运河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打通境内水道,连通广东以通江达海,更进一步的目标是连通珠江和长江两大黄金航运水道,形成南北交通动脉,以促进省内经济发展。运河交通意义城市的发展与交通息息相关,不管是陆上交通还是水上交通,但凡是处在黄金节点的城市,发展都相对不错。比如陆上交通要塞城市郑州,水上交通要塞城市武汉、重庆等,最基础的优势条件就是交通往来便利。

更为典型的案例是京杭大运河,运河贯通时,沿岸城市发展繁荣,而运河没落以后,沿岸城市一并没落。赣粤大运河优势江西之所以在国内发展不靠前,与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以至于当前很多国内干线铁路都不经过江西,江西人经常自我调侃为“环江西高铁带”、“环江西教育带”。而修建赣粤大运河,可以很好的提升江西交通地位,一旦这条水运动脉真正繁忙起来,可以预见附带的经济效益有多大,江西也可能因此诞生交通枢纽城市。

大运河反对声音当然,关于修建赣粤大运河也有很多反对声音,无外乎关系到成本、生态等原因。一部分人认为运河投资成本太大,尤其是需要跨越分水岭,工程投资比较高,与回报不成正比,当前更应该建设陆上动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鄱阳湖水系季节变化明显,修建运河以后,枯水期的鄱阳湖有可能面临干旱。赣粤大运河进度当前赣粤大运河的建设进度,与国内其他大型通道的情况差不多,比如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琼州海峡通道,虽然都已经提出很长时间,规划概念也相对成熟,但都没有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对赣州北站(位于江西环境工程学院附近)的设置,你有什么看法?

赣州应该北站设在林校后面,应该是想拉动湖边的土地,之前湖边那边都是有很多农田,荒地,老工厂,为开发,为了带动湖边的经济发展以及土地竞拍城市发展的需要,将高铁北站设在湖边。其次应该还有更深远的打算,之前的湖边,宝葫芦,通天岩,和谐钟塔都是不温不不火的,客流量少,现在海洋博物馆,方特,也是建在湖边。应该是想促进那边的旅游经济发展,毕竟也是一方面的财税,还有土地开发,房产开发带动。

文章TAG:赣州湖泊江西工程一条

最近更新